52歌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道尹

道尹

官名。民国三年袁世凯统治时期设置,隶属巡按使(后称省长),为一道的行政长官。袁世凯把一省分为数道,其长官称道尹(原先称观察使),管理本道所辖各县的行政事务。不久即废。


官名。北洋政府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公布《道官制》,道的行政长官由观察使改称道尹,其职权为:颁行道的单行规程,监督所辖官吏,节制调遣道区内的巡防队、警备队等;受省行政长官的委任,并得监督道区内的财政、司法行政及其他特殊官署的行政;此外并得定期出巡,一般于每年三月和九月出巡两次,辖县较多的可以减为一次。道尹有事故时,得以同城的或邻近的县知事护理。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六月四日,内务部依据“宪法”(即贿选宪法)的规定,令各省于七月一日起裁撤道尹。

猜你喜欢

  • 内阁诰敕房舍人

    官名。即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

  • 定胡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置。时有定胡将军王晏,见《汉书·王莽传》。杂号将军名,西汉末年王莽置,王莽以王晏为定胡将军。见《汉书·王莽传》。

  • 权发三司使公事

    官名。见“三司使”。

  • 诸司正使

    见“诸司使”。宋初武臣本官阶、宋承唐五代之制,置诸司使,初时尚有职掌,后渐成阶官,除特殊情况外,均无实际职掌,仅作为武臣叙迁之阶。诸司使分为东西两班,各有二十使。东班诸使有皇城使、翰林使、尚食使、御厨

  • 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前锋统领”。

  • 吏胥

    地方官府的小吏。宋朝董嗣杲《芜湖县》诗:“国库转亏商旅瘠,县官频易吏胥肥。”

  • 大主禋

    明清礼部祠祭清吏司之别称。

  • 众议院外交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一人,理事一人或数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设二十三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十五人。掌审查外交事项。

  • 官名。掌巫筮、预言吉凶、禳祷以除疾病。殷朝置。《甲骨文合集》第五六四七片: “壬辰卜,亘贞,㞢册, 巫乎 (呼) 取口。”周、 秦、 汉朝沿置。参见“男巫”、“女巫”。官名。本为原始社会

  • 京畿都督

    官名。北魏末置,统领京畿军兵。《魏书·出帝平阳王纪》: “帝幸华林都亭,集京畿都督及军士三千余人,慰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