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乐县
北周置。治今宁夏灵武市西南。为普乐郡治。隋、唐为灵州、灵武郡治。北宋咸平五年(1002)废。唐李益有《暮过回乐峰》诗。
北周置。治今宁夏灵武市西南。为普乐郡治。隋、唐为灵州、灵武郡治。北宋咸平五年(1002)废。唐李益有《暮过回乐峰》诗。
亦作啼妆。东汉后期京师流行的一种化妆术,类似今之涂抹眼圈。东汉权臣梁冀妻孙寿善为此道。《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李贤注引《风俗通》曰:“
吏职名。唐代司农寺司竹监置一百人,掌竹苇种植与帘筐供给。
官名。五代后唐庄宗时李绍宏为内勾使,掌勾三司财赋。凡全国钱谷簿书悉委裁遣,自是州县供帐烦费,议者非之。明宗时废。
1847—1907清湖南长沙人,字埜秋。同治进士。累迁至侍读学士。甲午战争时曾严劾李鸿章误国。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广东学政,迁内阁学士。戊戌政变后,以荐举康有为革职留任。二十六年任礼部侍郎,擢左
即“独吉思忠”。
官署名。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始置于太常寺,掌享祭洒扫之制,长官汾祠令一员,次官汾祠丞一员,另有庙干二员。
?—1280元都昌(今属江西)人,又名杜可用。以白莲教聚众。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四月,举兵反元,众至万余。自号杜圣人,称天王,年号万乘。以谭天麟为副天王,都昌西山寺僧为国师。为元江淮行省参知政事
①中国伦理范畴之一。本指己之仪容得宜。汉许慎《说文·我部》:“义,己之威义也。”段玉裁注:“义之本训为礼容各得其宜。”引申为善。“礼容得宜则善矣。故《文王》、《我将》毛传皆曰:‘义,善也。’”儒、墨皆
①金文又作“”。 西周初召公奭封国。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水经·渭水注》:“雍水东径召亭南,……故召公之采邑也。”遗物有“召伯虎簋”等。东迁后,别封于今河南济源市西邵源
在今重庆涪陵区西蔺市镇。南宋开庆元年(1259)蒙古主蒙哥攻合州,其将耨埒于此造浮桥以杜援兵。吕文德力战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