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清明渠

清明渠

唐都长安城引水渠道。隋开皇初开凿,从城南引潏水西北流,自大安坊东街入城,经安乐、昌明、丰安、宣义、怀贞、崇德、兴化、通义、太平诸坊以西,流入皇城,再北流至太极宫,注为南海池、西海池和北海池。与永安渠同为都城西城区和皇城、宫城的供水渠道。

猜你喜欢

  • 更赋

    汉代的一种赋税。凡成年男子不亲身服兵役者,出钱由政府雇人代役,税名“更赋”。汉初,多为对体弱或有残疾不能服役者所采取的一种临时和局部性代役税,数额为每人每年三百钱(或说为二千钱)。至昭帝时,成为全国固

  • 僦贷季

    上古神农氏时人。岐伯之师。善医。《素问》有“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的记载。又知调和药剂、按摩诸种治疗之法。

  • 萧孝忠

    ①(?—1043)辽后族。字撒板,小字图古斯。萧孝穆弟。圣宗时,娶越国公主槊古,拜驸马都尉,累迁殿前都点检,进北府宰相。兴宗时,为东京留守,入朝,封楚王,拜北院枢密使,曾建言合契丹汉人北南二枢密院为一

  • 道法

    黄老刑名之学术语。意为合乎道之法。《管子·心术上》:“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认为法与道有内在联系。道法并称见于《荀子·致士》:“故士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总

  • 后湖志

    后(後)书名。明赵官撰。赵官曾任南京户科给事中,兼管后湖黄册事务。今存十一卷。初修于明正德八年(1513),嘉靖后陆续增订。其中事迹三卷,事例七卷,诗文一卷。辑录有关明代赋役黄册库之文献,包括《诸司职

  • 捕蝗考

    书名。清初陈芳生撰。芳生,字潄六,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成书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著者为适应当时亟需整修水利、除虫灭害而“取史册所载事迹、议论,汇为一编”。分“备蝗事宜”、“前代捕蝗法”两段,涉

  • 连坐

    一人犯罪他人连带受罚的规定。战国秦商鞅变法时所创。《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司马贞索隐:“牧司谓相纠发也。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史记·孝文本纪》裴骃集

  • 改世王

    即许可变。明末农民军首领。崇祯八年(1635)为十三家之一。十二年被顺义王余部推为首领,不久降明。

  • 月桩钱

    南宋杂税名。绍兴二年(1132),始置月桩钱,令江南东路每月堆桩并发送十万贯钱以供军需。其后月桩钱推行于江、浙及湖南,各地无从桩办,都巧立名目,临时措画,横取于民,以江南东、西路为害最重。

  • 那可儿

    蒙古语,意为伙伴。辽、金时投依蒙古部落贵族门下充侍从者称那可儿。部落贵族依靠那可儿控制本部落牧民,从事部落战争,掠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