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五兵”。
1612—1647明末清初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于野,号峨山。明崇祯进士,授沔阳知州。南明弘光时,任监军,督饷湖南,曾代表何腾蛟与大顺军余部刘体纯等人共商抗清,又招抚左良玉部将马进忠等。隆武时巡
1417—1477明山西阳城人,字子英。正统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成化二年(1466)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十二年,以左副都御史出抚荆、襄流民,新设府州县卫,招之附籍。再迁南京兵部尚书,卒于南阳。
党项羌迁居夏州一带的部落名称。党项羌原居今青海东南部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唐初吐蕃兴起,大部分党项羌人被迫迁今甘肃、宁夏、陕北一带。迁夏州(今陕西靖边境)一带的党项羌部落,号平夏部。
官名。战国置。军队中的先锋官。
即“穆斯林”。
金元时伎人团体行院演出本(简称院本)名目之一。由五人分别扮副净、副末、引戏、末泥、孤装等五个角色(行当),此为一说。另一说,宋徽宗见爨国人来朝,衣饰奇异,面涂粉墨,举动若优人,即令演员仿习编创为戏,戏
①朝聘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曰视。”②五礼之一。指接待宾客及使臣的礼仪。历代皆有,制度或
元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后徙居杭州。字继先,号丑斋。科举不中,居家写作。文宗时著《录鬼簿》二卷。所作散曲套数、小令甚多,现只有部分作品散见于《朝野新声》、《太平乐府》、《雍熙乐府》等曲集中。明无名氏编
官署名。春秋时宋国置。时设右师与左师。二师各有官属,右师辖右,治所为右官;左师辖左,治所为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