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寺院。俗名北寺。在山东临清市西、卫河东岸先锋桥畔。始建于明初。嘉靖四十三年(1564)重修。历经明清屡加修缮。今存大门、西南讲堂、北讲堂、望月楼、大殿(礼拜堂)、穿厅楼、沐浴室、后门等建筑物共80余间,面积近1万平方米。正殿可容500余人礼拜,绿琉璃瓦覆盖,葫芦形尖顶,出檐深远,呈印度寺庙风格;彩绘花形斗拱、疏朗雄大,宏丽轩昂;殿内壁、柱上,皆阿拉伯文《古兰经》文装饰;外壁嵌记事石碑。后门正面留存明嘉靖重修石刻。其宏伟、富丽,著名华北。
中国伊斯兰教寺院。俗名北寺。在山东临清市西、卫河东岸先锋桥畔。始建于明初。嘉靖四十三年(1564)重修。历经明清屡加修缮。今存大门、西南讲堂、北讲堂、望月楼、大殿(礼拜堂)、穿厅楼、沐浴室、后门等建筑物共80余间,面积近1万平方米。正殿可容500余人礼拜,绿琉璃瓦覆盖,葫芦形尖顶,出檐深远,呈印度寺庙风格;彩绘花形斗拱、疏朗雄大,宏丽轩昂;殿内壁、柱上,皆阿拉伯文《古兰经》文装饰;外壁嵌记事石碑。后门正面留存明嘉靖重修石刻。其宏伟、富丽,著名华北。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祥兴年号。1239—1251,凡13年。
元朝大臣。字敬臣,号山斋。畏兀儿人。大司徒※阿邻帖木儿长子。能诗文兼工大字,精通畏兀儿文和蒙文,为惠宗妥懽帖睦尔之师。惠宗即位后,深受礼遇,入侍禁中。累官翰林学士承旨、奎章阁大学士、中书平章政事、大司
1843—1924近代书画家。名陈,字世贤,别号东阜老人。天津市人。回族。幼习诗书,曾学画于陈青立、史源绪诸名家。中年游历名山大川,随意作画。光绪中曾充奉天提督左宝贵幕友,随军赴东北。光绪二十年(18
见“仇由”(320页)。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剌儿部分支之一。参见“札剌儿”(433页)。
?—1282元初大臣。回回人。细浑河(今锡尔河)畔费纳克忒城(前苏联塔什干西南)人。初隶弘吉剌部按陈那颜。后随按陈女察必皇后入宫。中统三年(1262),受命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专理财赋。元朝
?—1781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一译霍什克、瑚什奇。和田人。阿锡木六世孙。初隶准噶尔部,为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遣布拉呢敦回南疆招抚旧属,他拒不纳。清军至
清代对外兴安岭南、黑龙江北、东至库页岛的部分鄂温克、鄂伦春等族的称呼。以驯鹿作乘载工具,故名。主要指今鄂伦春族的一支——奇勒尔人,据《黑龙江志稿》,居鄂伦春族分布区的东部,皆以狩猎为生。今居额尔古纳河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六诏之一。施望欠为王,曾与邆赕诏王咩罗皮同伐南诏王蒙归义(皮逻阁),战败,退保牟苴和城(今邓川县城东北青索乡,又名史郎川)。南诏复进兵,部众溃,仅率家族之半,西走永昌(今云南
清代乌梁海部落名。“唐努山乌梁海人”省称。大多数为古都播人后裔。蒙元时期称秃巴思、秃巴等。元太祖二年(1207),附入蒙古。明属瓦刺。17世纪初年,被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台吉硕垒乌巴什并吞。后服属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