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于谨

于谨

493—568

北魏至北周大臣。字思敬,小名巨弥(一作巨引)。河南洛阳人。鲜卑于氏(原为万忸于氏)。陇西郡守于提子。晓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初屏居闾里,未有仕进之志。正光四年(523),始为铠曹参军,从大行台元纂北征柔然。次年,为长流参军,随广阳王元渊北上镇压斛律野谷禄义军。拜积射将军。孝昌二年(526),从渊弹压鲜于修礼义军。率军与梁将曹义宗相战于穰城(今河南邓县)附近,晋都督、宣威将军。建义元年(528),任镇远将军,转直寝。随元天穆镇压葛荣、邢杲,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等,封石城县伯。累迁征北大将军、大都督。太昌元年(532),从天光与高欢战于韩陵山,兵败入关,任卫将军、咸阳郡守,进言建都关中之策。永熙三年(534),随孝武帝西迁。从宇文泰征潼关,破迴洛城(今河南孟津县东),任北雍州刺史,进爵兰田县公。大统三年(537),为东伐前锋,拔弘农,战沙苑,进爵常山郡公。从战河桥,拜大丞相府长史,兼大行台尚书,迁太子太保。十二年(546),拜尚书左仆射,领司农卿。率兵镇潼关,加授华州刺史,寻拜司空。十五年(549),进位柱国大将军。恭帝元年(554),为雍州刺史。率师攻梁江陵,杀元帝,立萧��为后梁主。别封新野郡公,司乐作《常山郡公平梁歌》十首颂之。后拜大司徒(一说大司寇)。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封燕国公,迁太傅、大宗伯,参议朝政。保定三年(563),以其为三老。天和二年(567),任雍州牧。卒,赠太师、雍州刺史等,谥文。

猜你喜欢

  • 宛邑

    古邑名。春秋战国时为楚地,即今河南南阳市。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大良造白起攻楚,取宛,即此。后,秦昭王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周改名上宛县。南北朝时,境内※廪君蛮或※槃瓠蛮后裔,渐向北迁,至

  • 科布多额鲁特部

    蒙古部名。有2义:一为科布多地区诸额鲁特部总称,包括新土尔扈特部2旗,新和硕特部1旗,科布多额鲁特旗,杜尔伯特部赛音济雅哈图盟16旗;一为科布多额鲁特台吉达木拜所属额鲁特旗专称。

  • 诺雷

    部落名。又作诺罗部、努牙喇部、耨野勒部、禄耶勒部、努业勒部、努雅勒部、卢业勒部、卢日热部、闹雷部、努烈部、鄂伦部,皆诺雷之转音。满语,“流荡不定”意。其地河水弯曲,河床较浅,水涨时,经常改道,故名。地

  • 海北

    地名。位于青海东北部、青海湖以北。东南接互助、大通、湟中、湟源等县,西连海西天峻县,南与海南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邻甘肃古浪、天祝、山丹、民乐等县。古为西羌地。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于今海晏县设西海

  • 余庆县

    县名。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为少数民族杂居区。西晋初,分汉代且兰地置万寿县,为牂牁郡治所在地。隋以其县地扩大置牂牁县,为牂州郡治。唐划牂牁县沿江(今乌江)南岸地置建安县,仍为牂州治。乾符三年(876),以

  • 兴辽国

    辽代渤海人建立的反辽政权名。辽圣宗太平九年(1029),渤海始祖※大祚荣裔孙※大延琳创建。大延琳初仕辽,任东京舍利军详稳,早有复国之志,是年八月,趁“岁大饥”,民怨思乱之机,率部众杀户部使韩绍勋、副使

  • 伊邪莫演

    西汉时匈奴右皋林王。汉成帝河平元年(前28),受复株累若鞮单于所遣赴汉奉献并朝二年正旦。次年春北归,为汉使者送至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西),表示愿附汉,汉廷为安抚匈奴,不致使单于疏远,避免因“贪一夫之得而

  • 打牙仡佬

    古族名。又作打牙革老。明代至民国间对部分※仡佬族之称呼。以有凿去牙齿之习俗得名。一说以女子将嫁先打去二齿以防折损夫家,一说为了美观。另论双亲死,子媳各去二齿投棺中以示诀别。主要分布在黔西、平远(今贵州

  • 纳木札勒多尔济

    ?—170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色棱阿海孙。驻牧萨尔塔郭勒,向清朝入贡最恭顺。康熙二十一年(1682),清遣侍卫拜音察克等赴该部赐赉冠服、佩带、弓刀

  • 拜亦撒哈

    明代瓦剌首领。有平章之衔。成化五年(1469),举兵反对太师阿失帖木儿,率披甲之众400人至哈密城中屯聚,向屯驻把思阔(巴里坤)之癿加思兰服属。寻遣使随哈密、吐鲁番通贡于明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