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京旗

京旗

清代驻守北京的八旗满洲、蒙古、汉军的俗称。共为24旗,原称24固山。顺治元年(1644),从征入关的八旗官兵,先后集中于都城北京,以紫禁城为中心,分旗镇守四方,据五行(即水、火、木、金、土)相胜传统说,令两黄旗居北,两白旗居东,两红旗居西,两蓝旗居南,是为京师八旗朝拱帝居的雄伟形势。制以行军旗色而定官兵旗籍,以一旗比拟一省,一佐领比拟一县,凡旗人莫不以所在旗发及佐领视为籍贯。又从京旗各佐领内拨派兵丁驻防各省,凡外任旗员进京,咸称回旗或归旗,皆视北京为乡土。游牧蒙古各盟旗,皆视京旗为“内八旗”;而※内务府三旗又以视为“外八旗”。京旗官兵备受制度的严格约束,不使与汉民杂居,不事农工商贾,生计惟靠俸饷、赏赉及其份内旗地租息等。承平日长,从武懈怠而流于奢佚。渐至生计日艰,与清王朝盛衰相系。

猜你喜欢

  • 易度侯

    见“度易侯”(1721页)。

  • 德参济旺

    ?—1648清初官员。世居阿布罕。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初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走,在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卒。与噶尔玛济农、多尼库鲁克、多尔济达尔汉诺

  • 沙里

    契丹语音译,《辽史·国语解》:“沙里,郎君也”。一种带有赞美之意的称号。辽、金皇室成员中的青年男子,多有被称为“郎君”者。有时亦与其他词连用,如“挞马狘沙里”(侍从郎君),“阿主沙里”(“阿主”,“父

  • 突厥文

    公元7—10世纪古代突厥、回鹘、黠戛斯人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古代日耳曼民族使用过的卢尼文外观十分相似,而且用该种文字书写的碑文主要是在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所以

  • 青海善后章程

    清朝约束青海蒙、藏诸族的措施。清道光二年(1822),清军征讨黄河以北藏族后,陕甘总督长龄奏准立此善后章程,规定:蒙古人须着蒙古服饰,不准易藏族衣帽,诡混抢劫;严查蒙、藏歇家(货店),禁奸徒于偏僻处开

  • 密图巴里伯克

    参见“木特斡里伯克”(260页)。

  • 木里吉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三月和永乐八年(1410)十二月所设木里吉卫均称作默尔根卫或默尔根河卫。

  • 耆英

    (1787或1790—1858) 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二弟穆尔哈齐第九子祜世塔后裔,监察御使禄康子。字介春。荫生出身。嘉庆间,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护军统领。道光四年(1

  • 威宁郡王

    元朝封爵。一说列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延祐二年(1315),太宗子阔端后裔脱火赤受封。

  • 阿沙赤

    见“阿沙”(1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