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仫佬族

仫佬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仫佬”或“锦”。古代属※百越的一部分,秦汉以后相继被称为西瓯、骆越、僚、伶,明清时开始称木佬、姆佬等,解放后用现名。总人口159328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乡及东门镇等地,占总人口的80%以上。其余散居在广西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融水、融安等县境内。宋代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明代推行土流合治,设有永顺副长官司和永顺正长官司。清代改土归流。操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部分兼通壮语或汉语,使用汉文。受道教、佛教影响很深,盛行多神及祖先崇拜,部分人信仰基督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解放以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开始萌芽。存在换工习俗。生产工具分为犁、耙、锄、刮、刀、镰几类,流行以马耕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杂粮。其地煤矿储量丰富,“掘地为炉燃烧白炭”的历史已有500年之久,清初开始官办矿场,工业开采煤硫矿。聚族而居,服色尚青,喜食酸辣食物和糯米饭。文化习俗与壮侗语族民族有许多共同之处。富于反抗精神,明清时多次举行武装起义和斗争,以反抗封建统治和压迫剥削。1949年以后废除封建政治经济体系,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1983年成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唐括安礼

    ?—1181金大臣。本名斡鲁古,亦作讹鲁古,字子敬。女真族。唐括氏。好学,通经史,工词章。贞元(1153—1156)中,官至临海军节度使,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改浚州防御史、彰化军节度使。大定(1161—

  • 支盖

    朝鲜族民间搬运工具。亦称“背架子”。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多用于山间坡路及田间稻秧运输等。制法: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将2条1米左右的“丫”形木柱对称平列,中间用2—3个木撑将木柱固定住,在上、下2个木撑之间

  • 斡难河

    河名。又作“斡难沐涟”。即今蒙古国境内之鄂嫩河。据《元朝秘史》载,成吉思汗二十二世祖孛儿帖赤那与豁埃马阑勒渡过※腾汲思海至该河发源地不儿罕山(今肯特山)地区居住。蒙古诸部统一前,蒙古部、泰赤乌部、札只

  • 黄藏寺

    裕固族最早的喇嘛教寺院。亦称古佛寺。因后迁至夹道地区,又称夹道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曼台部落所在地。建于明末,曾多次重修。寺院规模不大,有法台、提经。受青海郭莽寺(又名广惠寺,在大通县)管辖。

  • 蒙得恩

    1806—1861太平天国将领。原名上升,又名得天。广西平南县大鹏花水马铃村人。壮族。出身雇农家庭,自幼痛恨官府豪绅的压迫剥削。为人忠厚刚直,豪侠好义。道光末年,闻冯云山在广西各地秘密发展拜上帝会组织

  • 大宁路

    元地方政区名。至元七年(1270)改北京路置。辖境约东至大凌河,南达辽东湾,西抵长城喜峰口,北以今赤峰和阜新市一线为界。治所在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大明城。领录事司1,县7:大定、龙山、富庶、和众、金

  • 刘阏陋头

    晋代铁弗匈奴首领。又作刘阏头。※刘虎子,※刘务桓弟。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正月,兄卒,嗣位,密谋举兵反代。二月,闻代王拓跋什翼犍引兵西巡,惧,受招谕归降。升平二年(358),因部众多叛离,惧而东

  • 果权

    ?—1903清末将领。字振邦。满洲正蓝旗人。莫得里氏。吉林驻防。以骁骑校从副都统福珠里出师伊犁,以战功迁协领。玛纳斯既复,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驻车排子屯田。因前功晋副都统,赐“志勇巴图鲁”号。光绪十

  • 洪德

    大成国农民革命政权的年号。参见“大成国农民革命”(101页)。

  • 东北夷

    古代对我国东北地区诸族的泛称。东北,即我国东北部地区的简称,范围因时代不同有大小之别;夷,通指“东夷”,即我国东部地区的诸少数民族,所指也因时代不同有异。分布在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流域的※肃慎族,刘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