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俺答汗传

俺答汗传

书名。据今发现的唯一蒙文抄本题称《名为宝汇集之书》,正文中又称作《介绍转轮王俺答汗生平的名为宝鉴之略传》、《天圣俺答汗之善行传记》,书末则称作《转轮王俺答汗传》,今通译作《俺答汗传》或《阿勒坦汗传》。作者佚名。约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或稍后,早于※《蒙古黄金史纲》和※《蒙古源流》。作者根据※俺答汗义子※恰台吉(达颜恰)记录的资料加上自己所闻撰成此书,体例为蒙文编年体传记。全书不分段,均用韵文,以押头韵的四行诗为其基本形式。以佛教开篇,简述成吉思汗以来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历史、达延汗的传略。中间详述俺答汗的生平事迹,包括北征兀良哈,西征畏兀特和卫拉特,南征明朝,庚戌之役,隆庆和议,兴建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改宗佛教,迎请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青海仰华寺大法会,请栋科尔呼图克图至土默特传教等。后部叙述俺答汗去世后其子孙的活动,如迎请第三世达赖喇嘛至蒙古传教,三世达赖在蒙古入寂,欢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赴藏,翻译《甘珠尔经》等。末尾为作者后记。书中采用蒙古历、藏历和汉历的干支纪年。本书是迄今发现的有关明代蒙古的最早蒙文历史著作,书中实录性的资料,加上作者高度的史学、文学和佛学修养,赋予本书极高的学术价值。它是研究明代蒙古史、蒙汉藏关系史、蒙古佛教史、历法、蒙古语言和文学的珍贵文献。现公诸于世的唯一蒙文抄本原藏于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王府家庙内,1958年被发现后,收藏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全书54页,两面用竹笔书写,计107面,页长34.6厘米,宽10.7厘米,每面约24行,多至28行,附有西乌珠穆沁旗王公世系,约抄写于顺治十五年(1658)以后。20世纪六十年代初,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学者珠荣嘎开始对本书进行整理和研究,1984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其整理的蒙文排印木并附有抄本影印件。1991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其汉文译注本。本书的发现和公布在国际蒙古学界引起强烈关注,纷纷著文进行研究。1986年在呼和浩特召开了关于本书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日本学者森川哲雄将其转写为拉丁文和译成日文,并作了详细注释,于1987年在福冈市出版了《<俺答汗传>研究》。本书的资料使明代蒙古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猜你喜欢

  • 北魏长城遗址

    北魏泰常八年(423)沿阴山北境地区修筑,东西走向,其要冲地带,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6个军事重镇。此长城东起赤城(即今沽源县),入内蒙古太仆寺旗东边的骆驼山,依山据险,向西伸展,经小

  • 朔方备乘

    书名。清何秋涛撰。成书于咸丰八年(1858)。全书80卷(一作85卷,误)。卷首12卷,载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诸帝有关北部边疆、民族、中俄关系等的训谕、诗,《平定罗刹方略》及《钦定大清一统志》、《钦

  • 乌蒙军民府

    明代在乌蒙彝族地区的建制。该地为窦地甸。唐时乌蛮笃慕(仲牟由)之裔阿统始迁于此地,至其十一世孙名乌蒙者始强,因号乌蒙部。宋时封酋长阿杓为乌蒙王。元初归附后置乌蒙路,隶云南行省。元末酋长阿普任总管。明洪

  • 邓至羌

    ※西羌的一支。因居于白水流域,又称白水羌。《北史》本传称居于亭街以东,平武以西,汶岭以北,宕昌以南。《通典》称今交川郡(四川松潘)之南,通化郡(四川理县、通化)之北,交川、临翼(松潘茂汶间)、同昌(甘

  • 发舞

    台湾兰屿岛高山族雅美人妇女一种传统独特舞蹈。参加舞蹈的人都有一头美丽的长发,舞时身穿艳丽民族服饰,相互挽起手臂,双手弯曲于胸前,长发散披于肩,起舞时边唱歌脚步边前后缓慢移动,并摇动身躯,动作由徐而急,

  • 北敌烈部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敌烈族民户所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初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时圣宗释免奴隶,置部,取得平民地位。部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戍隗乌古部

  • 少数民族

    ①一般指多民族国家里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有的国家系对外来移民的称谓,有的国家还指种族。 ②中国对人口比汉族处于少数的民族的称谓。中国民族众多,有史以来华夏——汉族人口就占大多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三世

    1758—1773清代喀尔喀蒙古哲布尊丹巴系第三代活佛。法名伊什丹巴尼玛。加佛教传说的十五位先世,亦称第十八世。藏族。喀木(即西康,今西藏昌都地区)里塘领主丹津衮布子。第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入寂后,

  • 贝莫萨

    见“赤尊公主”(1014页)。

  • 火儿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火而赤”、“豁儿臣”、“和尔齐”。《元朝秘史》释为“带弓箭的”,即佩弓矢环卫者。《元史·塔察儿传》:“火儿赤者,佩鞬侍左右者也”。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