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儋州起义

儋州起义

明代黎族人民反抗官府残酷剥削和压迫的武装起义。弘治(1488—1505)间,知府张桓、余浚贪残苛敛,每年强迫儋州七坊峒黎族农民缴纳“额粮”八百石,且官役频繁,使黎族农民“困于征求”。弘治十四年(1501),以符南蛇为首的儋州七坊峒黎族举行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并遣人刻箭传约,3州10县诸黎峒皆应之,“拥众万余”。先后围攻儋州、昌化、临高等县,攻占感恩县城,使“琼州西路一千余里,道路不通”,海南危在旦夕。朝廷调官军2万余人,分5路征剿。起义军据险迎敌,歼灭官军3千余人。后又袭都指挥何靖驻保吉之官军,杀伤“不可胜计”,起义军声势益炽。朝廷令征瑶将军伏羌伯毛锐以两广总兵统汉、土兵10万增援。起义军寡不敌众,于弘治十五年(1502)被残酷镇压。

猜你喜欢

  • 宁昌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宁昌县(今辽宁阜新市东北)。蒙古亦乞列思部世居该地。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驸马唆郎(都)哥受封宁昌郡王。仁宗延祐五年(1318),置宁昌府。英宗至治二年(1322

  • 白佛族

    见“察罕诺们汗旗”(2478页)。

  • 兀鲁忽必剌

    即“梁水”(2125页)。

  • 寮房

    见“隆闺”(2136页)。

  • 康朗

    参见“督”(2356页)。

  • 山东西路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金初以宋京东西路改置。治所在须城(今山东东平)。辖府1:东平府;节镇州2:徐州、兖州;防御州2:博州、德州;刺史州5:济州、邳州、滕州、泰安州、曹州。各府州共领县27、镇48。共有户

  • 萧袍鲁墓志

    辽代契丹大字、汉字墓志。又作“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1965年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柏家沟乡前山村。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志石为一合。志盖正面刻汉字篆书3行9字“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背面中间刻契丹大字15行

  • 仁蚌巴敦悦多吉

    明代卫藏中部地方封建领主。藏族。仁蚌宗宗本(地方行政官员名)南喀坚赞四世孙,衮桑巴之子。继任日喀则首领后,继续奉行支持藏传佛教噶玛派打击格鲁派(黄教)的政策。成化十六年(1480),因格鲁派拒绝噶玛派

  • 东部奚

    ※奚族之一部分。唐代末年※契丹崛起,奚族为其所役属,后因不堪受虐,部分西迁妫州(今河北怀来)北山投唐,称“西部奚”,余部自阴凉河(今内蒙赤峰南锡伯河)移居古北口外琵琶川(今辽宁建昌县境)一带,称“东部

  • 玛丽玛沙文

    云南维西县拉普乡纳西族流行的一种“字”。该地纳西族自称“玛丽玛沙”(即“木里么些”),故名。传说他们是从“妹里拉塔”(木里左所)迁来,至今有八九代,所操语言属纳西东部方言。他们在东巴象形文字中采用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