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恂

元恂

483—497

北魏太子。字元道,又字宣道。鲜卑元氏(拓跋氏)。孝文帝※元宏长子。生而母死,由冯太后抚视。太和十七年(493),立为皇太子。十九年,奉诏赴平城奔太师冯熙之丧,其进止礼仪,皆是父所定。父每岁征幸,常留守洛阳,主执庙祀。素不好学,体貌肥大,深忌河洛暑热,常思北归。二十年(496)八月,乘父往嵩岳,自留守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之机,手刃中庶子高道悦于禁中,谋轻骑奔代,因领军元俨勒门防遏,未果。父归,被杖,囚于城西。十二月,废为庶人,幽禁于河阳无鼻城。二十一年,为御史李彪密劾,以谋逆罪,被毒杀。

猜你喜欢

  • 见“叟”(1703页)。

  • 南木哥

    土族汪土司始祖。本为蒙古族,其后世逐渐融合于土族中,遂以汪为姓。明洪武四年(1371),率壮丁归附明朝,以功授指挥佥事,调宁波副千户守御。曾辖有“土舍”、“土民”百余户、男女500余人。附汪土司世系(

  • 泥庞古部

    见“尼庞古部”(665页)。

  • 斡朗改

    又译嗢娘改。辽时对北方一部族的称呼,曾附辽,为辽属国。原词为契丹语地名,其词意不明,部以地名称之。该部居于今贝加尔湖一带。据史载,辽属国可纪者有59,朝贡无常。有事则遣使征兵,无定额,从其便,不从者讨

  • 乌孜别克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新疆。人口14502人(1990)。族名源于14世纪钦察汗国“乌孜别克汗”(1312—1340年在位)。汉籍文献译称为“月即别”、或“月祖别”。为16世纪初年昔班后人及其属

  • 二十四史

    书名。中国历代记录史事的纪传体史书总称。历朝重视,多为官修,称正史。魏晋称《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代已失传的《东观汉记》)、《三国志》、《晋书》

  • 火里火真

    见“火真”(391页)。

  • 东果部

    见“栋鄂部”(1572页)。

  • 白头誓

    锡伯族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霍城县等地。举行婚礼后第三天,当新娘到达新郎家门口时,要由伴娘挽着下车,踩着红毡,走到正屋前面,与新郎同拜天地。接着,双方对拜,新郎用马鞭揭去新娘的

  • 侯勒

    见“四胡”(5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