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狩
清代八旗官兵冬季畋猎之称。古有春蒐、夏苗、秋狝、冬狩之分,清代沿之。康熙二十一年(1682)迄嘉庆六年(1801),八旗官兵相沿于每年冬季举行步猎二三次,于京城外就近演练以习武,委官充当临时营总或由都统等率往。乾隆(1736—1795)以前,京城外远近地荒旷者多,常有野兽出没。嘉庆初,仁宗顒琰以近远郊俱已垦熟,无虎豹,遂谕令停止京旗官兵冬狩。同治、光绪间(1862—1908),冬狩之典或于南苑行之。
清代八旗官兵冬季畋猎之称。古有春蒐、夏苗、秋狝、冬狩之分,清代沿之。康熙二十一年(1682)迄嘉庆六年(1801),八旗官兵相沿于每年冬季举行步猎二三次,于京城外就近演练以习武,委官充当临时营总或由都统等率往。乾隆(1736—1795)以前,京城外远近地荒旷者多,常有野兽出没。嘉庆初,仁宗顒琰以近远郊俱已垦熟,无虎豹,遂谕令停止京旗官兵冬狩。同治、光绪间(1862—1908),冬狩之典或于南苑行之。
见“宣简皇后”(1747页)。
见“”(1984页)。
见“释鲁”(2259页)。
见“阗池”(2386页)。
明代蒙古兀良哈三卫属部首领。简称史二。蒙古族。原驻牧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塞外,与东蒙古右翼土默特部俺答汗长子辛爱黄台吉为邻,互相仇杀。嘉靖(1522—1566)中,率部投明朝,被安置于龙门所(在今河北
官名。唐置,唐至宋初,藩镇相沿以亲子弟领衙内之职,为节度使府衙内牙将,统最亲近之卫兵,高一级的称衙内都指挥使。党项夏州定难军节度使府衙至西夏建国前均设置。
明代湖广永顺土官。土家族。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抚使※彭万潜子。洪武二年(1369),父卒,袭宣抚使职。五年(1372),遣使献夏明玉珍所授之印。六年,于其地置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命为宣慰使,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又作八剌忽、八儿忽、八里灰、巴儿浑、巴鲁忽歹、八立浑、八儿胡。唐初即以“拔也古”之名见于历史记载。蒙古诸部统一前,分布于贝加尔湖东北巴
见“苏耶南姆嘉木措”(1009页)。
地域名。亦作塔湾、门达旺。“达”即达尊,“旺”即灌顶,意为“人所共尊的授教(权)之地”。一说意为“马头神灌顶(摸顶)处”。位于西藏门隅地区中部。原为门巴族先民聚居点。※《君民世系起源明灯》载,9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