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准噶尔

准噶尔

蒙古旧部名,意为“左翼”,清代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因首领以绰罗斯为姓,故又名“绰罗斯部”。一说其首领是元臣孛罕后裔,始祖为明代瓦剌太师※也先次子额斯墨特达尔罕诺颜。原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塔尔巴哈台以东霍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向四方扩展。※巴图尔珲台吉时期(1634—1653年在位),外抗沙俄侵扰,内并卫拉特诸部,逐渐强大。至※噶尔丹(1671—1697年在位)继位后,进军天山南路,兼并邻近诸部,雄踞西北,使准噶尔由一个卫拉特游牧部落的名称,演变为在准噶尔贵族统治下,包括留在天山南北之卫拉特诸部及其他一些蒙古、突厥语族部落在内的政治名称。故清代往往将卫拉特诸部统称为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1697—1727年在位)和※噶尔丹策凌(1727—1745年在位)时期,其境内共有※鄂拓克、9※集赛、21※昂吉,设置各级官吏进行管辖。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均有发展。噶尔丹策凌卒后,内乱频仍,势遂衰,杜尔伯特“三车凌”和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等相继率众归清。清乘机于乾隆二十年(1755)出兵征之,至二十二年(1757),平定阿睦尔撒纳,统一西北,在其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直属该管区清将军或办事大臣管辖。准噶尔逐渐成为地区名。

附:准噶尔世系表

猜你喜欢

  • 叶熙丹璧尼玛

    即“冶熙但璧呢玛”(1120页)。

  • 玉麟

    ?—1833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哈达纳喇氏。乾隆六十年(1795)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六年(1801),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任实录馆总纂官,上书房行走。八年,擢礼部右侍郎,实录馆副总裁

  • 康熙前贵州通志

    书名。贵州地方志。亦称《曹本贵州通志》。33卷。清曹申吉(字锡余,号澹余,山东安丘人,汉族)主修。因贵州是多民族地区,该书各卷均涉及少数民族,其中《土司志》、《蛮僚志》等篇,为少数民族专志,专载少数民

  • 捏兀歹

    即“赤那思”(1012页)。

  • 黑车子鞑靼

    见“黑车子室韦”(第 页)。

  • 户撒长官司

    明代云南土司名。麓川故地,明朝“三征麓川”时,兵部尚书王骥于正统七年(1442)令其把总赖罗义驻守,后升为长官司,治所即今云南陇川县西北户撒。清初废为勐庄。康熙三十一年(1692)复置。雍正二年(17

  • 突吕不室韦部

    契丹部族名。原为大、小2黄室韦户,契丹开国前夕,为※耶律阿保机所征服,分置突吕不室韦部与※涅剌拏古部。开国后,成为太祖20部之一。隶北府,置节度使统领,部族军属东北路统军司,戍泰州东北。

  • 碑林女真文书残页

    金代女真文字手写字书。1973年8月西安碑林修整《石台孝经》,在碑身中心石柱南面卯眼里发现。已残。整理得11纸,其中4页为两面书写,共存女真字237行,计2300余字。为近代女真文字文献的重大发现,经

  • ?—87东汉时疏勒王。原名榆勒。疏勒王※成兄子。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叔成为龟兹王建攻杀,龟兹左侯兜题任疏勒王。次年,汉军司马班超西进疏勒,废黜亲附匈奴之兜题,立其为王。十八年(公元75年),与班

  • 阔阔

    1223—1262蒙古国大臣。字子清。蔑儿乞部人。世居不里罕哈里敦(即不儿罕山,今肯特山)。骁勇善骑射。自幼入侍忽必烈于藩邸。乃马真后三年(1244),奉忽必烈命师事王鹗受教。宪宗二年(1252),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