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凌吉讹遇

凌吉讹遇

?—1099

西夏将领。党项羌族。夏崇宗时(1086—1139)洪、宥、韦三州都统军贺浪啰部将。夏天祐民安八年(1097)七月,随贺浪啰领兵救宥州,战宋熙河将王愍,败之。永安元年(1098)正月,王愍率军入夏界,乃奉命合洪、宥两监军兵迎战,不胜,退至十里井。二年二月,奉崇宗命率数万军驻神堆等险要地,扼阻夏国之投宋者,与宋鄜延将张诚等战,败还。尝与大臣嵬保没劝梁太后“开边”。梁太后被杀后,崇宗向宋告哀,哲宗令擒2人入献,崇宗即以杀梁太后罪执杀之。

猜你喜欢

  • 元代铜火枪

    热兵器之一。蒙古军队使用的火器。1974年8月在西安东关景龙池巷南口外出土的火枪。用青铜铸造,长26.5厘米,重1.78公斤。因其轻而小,所以叫手火铳。铳体分为铳管、药室和尾銎三部分。是元代中期晚期铸

  • 梯角

    怒语音译,意为“盛漆之碗”。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地区的怒、傈僳等少数民族对生漆的计量单位。分大、中、小、次4种。当地少数民族很早便栽培漆树,刈下的生漆除一小部分留作自用外,大多拿到集市上与外族换取生产和生

  • 辽西郡王

    辽封爵。重熙十四年(1045),以侍中萧虚烈为南院统军使,封此爵;十七年,惕隐耶律旅坟受封。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耶律良咸雍初受封。咸雍六年(1070),惕隐耶律白追封。太康二年(1076),西北路招讨使萧

  • 来保使团

    清朝派往土尔扈特蒙古的使团。雍正九年(1731),清朝政府为迎护噶尔丹策零异母弟罗卜藏舒努(又作罗卜藏索诺)回归故土,共同反对噶尔丹策零,复令内阁学士班第、内务府大臣来保、侍郎色楞额等56人出访额济勒

  • 桂家

    亦作贵家。南明桂王(永历帝)入缅所遗官族及随从之后裔,明亡后分散于滇西南及木邦一带,逐渐形成桂家集团,经百余年繁衍生息,至清乾隆时(1736—1795)势力强盛,在其首领宫里雁统领下,于木邦开办※波龙

  • 怒贡

    清代云南维西土司对贡山县一带怒族征收的贡品总称。早在道光年间(1821—1850),维西康普土司喃文俊就向贡山怒族、独龙族索贡,规定每年每户交银1两、黄连或黄蜡1两、鹿皮2张,由土司派亲信征收,有时委

  • 想昆

    辽、金官名。一说源于汉语“将军”。辽北面部族官中大部族详稳司下有“详稳”之职;金诸“长官”、诸“乣”中亦设“详稳”。转入蒙语作“想昆”,又译“桑昆”、“鲜昆”,作为蒙古贵族尊号。成吉思汗四世族祖想昆必

  • 塞曷支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旧唐书》称该部“居啜河(今哈拉哈河)之南”,《新唐书》谓“居啜河之阴”,具体所在可分为南北中三说。南说为少数人之见,定其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省交界的霍(一作呼)林河之南。北说乃清

  • 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叫“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作“蒙古勒格”或“班布克格尔”。“蒙古包”之称源于满语,《黑龙江外记》:“穹庐,国语(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

  • 琦善

    约1790—1854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都统成德子。字静安。袭侯爵。嘉庆间,历任按察使、布政使、河南巡抚。任内,于南阳筑马营坝防汛,因堵御不速革职。道光五年(1825),擢两江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