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诏德化碑

南诏德化碑

唐代南诏重要碑刻。南诏赞普钟十五年(唐大历元年,766)立。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阁罗凤之清平官王蛮盛撰文,杜光庭正楷书写。碑文40行,碑阴题名41行,共5千余字。主要记载南诏初期历史、神武王阁罗凤的征战业绩及其与唐王朝的关系和不得已反唐附吐蕃的原因与经过等。亦记有南诏疆域、军政措施、经济状况、与邻族关系、同东南亚国家的交通等。碑阴详列南诏清平官、大军将等职衔和姓名。是研究南诏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史料价值甚高,有多处可纠正《旧唐书》、《新唐书》、《云南志》诸书之误,补其不足。碑文收入明万历《云南通志》卷10。此碑久沉埋土中,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经王昶访获,嘉庆三年(1798),就地建亭保护。道光《云南通志》复著录。现剥蚀残缺特甚,存于云南大理旧县城南15里太和村(又名草帽街)西山脚下,系“南中第一大碑”,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猜你喜欢

  • 福依基

    赫哲语音译,意为“鹿角神帽”。又称“胡也刻”。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为萨满的重要神具之一。旧时赫哲族萨满的神帽有初级神帽、鹿角神帽两种。男萨满戴的鹿角神帽(女萨满戴的神帽与初级神帽相似)

  • 弘旿

    清朝宗室。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之孙,诚恪亲王允祕次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封二等镇国将军。三十九年(1774),晋封贝子。屡坐事,夺爵。嘉庆年间(1796—1820),授奉恩将军

  • 慈荫寺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境内的托力布拉克,靠近阿尔泰路军台的托力驿站。蒙古语称乌鲁什延阿布喇克齐苏默。清雍正十年(1732)建。有正殿及东西配殿,供喇嘛聚会念经,北有房屋5间。为达喇嘛及一般喇嘛住所

  • 征贰

    东汉骆越反汉女首领。参见“征侧”(1466页)。

  • 湘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至大二年(1309),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弟迭里哥儿不花由北宁王徙封。其子八剌失里于至治三年(1323)袭封。

  • 东号

    东汉时烧当羌首领。※东吾之子。东汉永元(公元89—104)初年,父死,袭首领位,将部落徙居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末年死,子麻奴立。

  • 元典章

    书名。全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前集60卷,附新集,不分卷,两册。元朝官修,汇集圣旨条画、律令格例及司法部门判例等档案材料的总集。前集收录的材料,起中统元年(1260)迄延祐七年(1320),新集所辑

  • 比粟

    ?—680唐代回纥第五代首领。又作比粟、比粟毒、比来粟。药罗葛氏。※婆闰之子(一说为侄)。约唐龙朔元年(661)冬,父卒袭位,率众联合同罗、仆固诸部扰唐边境,诏以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刘审礼、薛仁

  • 旧土尔扈特部西路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汗族叔父默们图随汗归清,封札萨克多罗济尔噶朗贝勒,建旗。因驻牧晶河(今新疆精河县),故又称“晶河土尔扈特”。所部1旗,分4佐领,自为1盟,曰乌讷恩素

  • 蒙古图志

    书名。清人袭自珍撰。自珍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又名巩祚、易简、自暹、号定庵。道光进士。好公羊学,提倡经世致用、社会改革。与魏源同为近代主张经学、史学为政治服务的改革派。任清廷内阁中书时,预感沙俄扩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