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蒙古贵族葬俗
蒙古帝王后妃及贵族显宦死后,皆采取秘葬形式,入殓处不设陵墓。《草木子·杂制篇》:“用梡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送至其直北园寝之地深埋之,则用万马蹴平,俟草青方解严,则已漫如平坡,无复考志遗迹。”葬地插矢以为垣,阔逾30里,逻骑以为卫,令专人护卫之。为以后寻觅葬所以祭祀计,葬后在葬地杀一骆驼子,以后欲祭祀时,则以所杀骆驼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可得知当初埋葬地点。
蒙古帝王后妃及贵族显宦死后,皆采取秘葬形式,入殓处不设陵墓。《草木子·杂制篇》:“用梡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送至其直北园寝之地深埋之,则用万马蹴平,俟草青方解严,则已漫如平坡,无复考志遗迹。”葬地插矢以为垣,阔逾30里,逻骑以为卫,令专人护卫之。为以后寻觅葬所以祭祀计,葬后在葬地杀一骆驼子,以后欲祭祀时,则以所杀骆驼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可得知当初埋葬地点。
蒙古语音译,又译达尔和坦,意为“免除赋役者”或“有功之人”。清代,蒙古※阿勒巴图”(承担赋役的人)中的富有者,因作战、服役输财有功等原因,被世代、终身或定期若干年豁免赋税和劳役。享有这种权力的人被称为
见“阿史那土门”(1231页)。
见“伏连筹”(797页)。
契丹王朝宫廷礼仪。五月五日,臣僚于拂晓赴御帐,合班立阶前,皇帝系长命缕升车坐,并将彩缕分赐群臣,群臣跪拜受。继从驾至膳所,酒三行。若赐宴,临时听敕。
明代东北乞列迷人中的一种。清称奇勒尔人。与鄂伦春人同源。因居外兴安岭东段,俗称此段山脉为北山,故名。史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东,亨滚河以西、以北,旧有奇勒尔、鄂伦春二种,其人乘四不像逐兽”,居无室
指发现于甘肃敦煌藏经洞内的唐代吐蕃藏文文献。1899年(一说1900年)管理敦煌莫高窟佛洞的道士王园录发现藏经洞后,帝国主义列强乘清代局势混乱和统治者腐败之机,陆续派人到敦煌,以考察为名,攫取藏经洞内
见“阿里河卫”(1223页)。
笔记。亦名《佥载》。唐张撰。字文成,深州陆译(今河北深县)人。原30卷(一作20卷)今本6卷。记隋唐两代朝野遗闻,对武则天时期的朝政颇多讥评,有的为《新唐书》、《资治通鉴》引用。其中亦
见“兀鲁罕河卫”(112页)。
清代画家。安徽太和城(今太和县)人。回族。生于道光(1821—1850)年间。工画,善工笔花鸟和写真画像。光绪十年(1884),由安徽提督学正为其奏请入如意馆,记名称旨,加“六品御书”,名倾京城(今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