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古格

古格

古地名、古国名。即唐代吐蕃杳雄(又译羊同)之别称。地在今西藏札达县境。唐末吐蕃奴隶起义,赞普王室一支迁此,赞普后裔德祖衮于此建古格王朝,旧称札朗宗,意“根本驻地”。盛行佛教,有托林寺等寺院。所建王宫依山叠起,地道、水渠、暗堡贯穿其间,气势雄伟,与今布达拉宫相似。此宫直延续到17世纪,在一次与入侵之森巴人的战争中,古格王的统治被推翻,宫室被毁。古格一名亦不再使用,仅以阿里代之。王宫遗址今存。占地18万平方米,自山脚至山顶300余米,其间房屋、窑洞、石窟、佛塔等,计600余座,其中窟洞300余座、塔3座,有5座名为红庙、白庙、轮回庙、王宫殿、集会堂最佳。建筑古朴,壁画多艺术音乐舞蹈造型,有赞普及王臣画像,并依次标以名号。其中有干尸众多,并保存有箭杆、盔甲、马甲、刀剑,甲上刻有藏文“bod” (西藏)字样。干尸当是抗击森巴人入侵的战士遗体。另有众多古朴的以莲花、蔓草为题的石刻。宫中还保存有大量抄本佛经,其中有些是唐末作品。

猜你喜欢

  • 撒鸾

    见“耶律雅里”(1321页)。

  • 劝爽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为中枢※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新唐书·南蛮传》谓:“劝爽主官人”,即掌管人事、职官事务,类似中央王朝的吏部,主官由最高军政官员※清平官、※酋望、※大军

  • 莫何

    中国古代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的官号。诸史籍亦译作莫弗、莫贺弗、莫何弗、莫何去汾、莫贺咄、莫弗纥等。见于匈奴贺兰部、乌桓、柔然、高车(敕勒)、室韦、契丹、乌洛侯、突厥等民族。《通典·边防十三·突厥上》云:“

  • 绰罗斯北中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小峡贝子旗或哈尔格贝子旗。康熙五十五年(1716),准噶尔部台吉卓哩克图和硕齐孙阿喇布坦率众附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二佐领半。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

  • 河湟事变

    清末回民、撒拉族反清斗争。光绪二十一年(1895),甘肃河州(今临夏)、狄道(今临洮)新老教派回民,因清政府在处理两派纠纷中,不分曲直,滥杀无辜,遂在马永琳、韩奴勒(亦作韩努力)领导下,发动起义,围攻

  • 兮腊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辽世宗宫卫※积庆宫下之一石烈名兮腊。

  • 浴佛

    云南地区信仰小乘佛教的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信徒,灌浴佛像的一种传统宗教仪式,于泼水节的第一天中午举行,为泼水节的序曲,届时,从殿内搬出佛像,置于院中,泼清水为佛洗尘,象征去除一切污秽,迎接新的开端

  • 柏乡

    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所在今河北柏乡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为镇,元祐(1086—1094)初复置。后梁开平四年(910)十二月至次年正月,河东节度使、晋王沙陀人李存勖曾率将周德威

  • 格萨尔王传

    藏族蒙族地区民间流传的长篇英雄史诗。最早出现于藏族地区,后流传于蒙古族地区。一般认为产生于11世纪。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经人民群众长期的集体创造,增添修改,最后发展为定型化的书面文学作品。有藏蒙两种文

  • ①西汉时匈奴王。挛鞮氏。※乌珠留若鞮单于子,※稽留昆与※方之同母兄。任匈奴左日逐王。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单于侍子方还归匈奴后,复受遣与妇入侍汉,保持与汉和好关系。 ②元代农村基层行政设施。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