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林王
匈奴王。又作匈林王。名佚。东汉明帝永平(公元58—75年)年间,率部驻牧三木楼山(又称沐楼山,今甘肃居延海北600余里处)。隶北匈奴。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为汉将耿秉、秦彭所击,北走。
匈奴王。又作匈林王。名佚。东汉明帝永平(公元58—75年)年间,率部驻牧三木楼山(又称沐楼山,今甘肃居延海北600余里处)。隶北匈奴。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为汉将耿秉、秦彭所击,北走。
1750—1799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字致斋。生员出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20,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始进仕途。因聪敏,颇有才干和善奉承,获乾隆帝赏识。由三等侍卫屡擢至总管内务府
元末云南大理总管※段功嫡妻、白族女诗人。出身于大理旧贵族高氏。知书识理,工诗文。早年助段功治理大理。元惠宗至正二十三年(1363),万胜(明二)率红巾军攻入云南,段功奉梁王召请,率大理军出击红巾军,夫
西夏军队中辅助正军者。为第二等军卒。在不同岗位配备不同战具。牧主正辅主有弓1张、30支箭、长矛杖1支;农主正军则仅有20支箭。内宿后卫正辅主有弓1张、60支箭、有后毡木橹1、长矛杖1支。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尚黑、众多而强大的人群”。集中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泸定,泸州市的叙永、古蔺;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丽江地区的宁蒗、永胜、华坪
见“阿史那斛勃”(1233页)。
西夏文文书。10页18行,页面58.3×41.3厘米。手写、行书。书者为西夏黑水城守将仁义,写于献宗乾定申年(1224)七月。背面盖有印章。内容为因老母患病,请求调往距家乡较近的地方任职。其中记录了当
契丹王朝对治理契丹民事制度的称呼,与“汉制”相对而言。契丹建国后,对契丹人和汉人(包括渤海人)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辽史·百官志》称:“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
?—1332元朝大臣。又译伯达沙。蒙古察哈札剌儿氏。也可札鲁花赤(大断事官)※忙哥撒儿孙,帖木儿不花子。幼入宿卫,为博尔赤(司膳)。历事成宗、武宗。由光禄少卿晋同知宣徽院事、宣徽院使,遥授左丞相。仁宗
景颇语音译。解放前云南德宏景颇族地区山官对群众的一种剥削方式。近代随着景颇族地区私有制的发展,山官对百姓的剥削也不断加强,利用特权,随意摊派,规定凡官家有婚、丧、盖房及举行盛大祭典等活动,辖区内所有百
吐蕃之别称。又称赭面国。据敦煌汉文文书《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有此称。有藏文“gdong dmar gyi yul”意译。参见“赭面图”(2487页)、“吐蕃”(7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