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波罗显胜”(1517页)。
见“塔兰奇”(2157页)。
清代书画家。字云谷,广西桂林人。回族。因须长径尺,人称“马髯”。为人坦率,乐于助人。虽隐居市镇,凡曲乡每营缮,必尽为相助。工篆、隶,善丹青,尤长墨竹。曾绘《云谷图》,题咏赞者甚众。
即“仆散忠义”(319页)。
见“拓跋晃”(1359页)。
汉牂牁“黑卢鹿”部首领。又作济济火、火济。明贵州水西安氏土司自认为其二世远祖。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丞相诸葛亮帅军南征越嶲叟帅高定元(又作高定)及南中大姓首领雍闿、孟获时,曾在今滇东北、黔西北一
古地名。春秋末越国之南界。《国语·越语上》:“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在今浙江诸暨县境。
清代满族社会一种“兵民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从牛录制演变发展而来。努尔哈赤起兵后,根据战争需要,将原来女真族狩猎时采用的临时性组织形式,加以改组扩大,编成长期的正式组织,即此。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村名。亦作阿马达拉、安巴达拉、阿马土拉。满语和蒙语音译。意为“驻藏大臣和达赖(代表曾到此地)”,故名。位于西藏门隅地区南端,北纬26°9′、东经92°1′。清咸丰二年(1852,藏历水牛年),西藏地方
古泽薮名。《尚书·禹贡》杨州:“彭蠡既猪”,孔颖达疏:“导漾水南入于江,东汇为彭蠡”,即指今长江中游、鄂东、皖西一带的湖泽。为古代三苗部落所居。西汉中叶以后,彭蠡逐渐南移,并扩展成今江西省鄱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