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剌哈孙

哈剌哈孙

①(1257—1308)元朝大臣。又译合剌合孙。蒙古斡剌纳儿氏。蒙古国开国功臣※启昔礼曾孙,囊加台子。善骑射,通蒙文,重儒学。至元九年(1272),以勋臣后裔,任宿卫百夫长,袭号“答剌罕”。十八年,增钦、廉2州为食邑。二十二年,任大宗正,执法平允,审理昭雪众多冤狱,深受敬重。二十八年,迁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以亲信重臣清查桑哥余党,整治湖广弊政,同时遣兵镇压反元起义。成宗大德二年(1298),由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升左丞相;三年,拜中书左丞相,重用儒士,每有大政,必与儒臣共议,奏建大都(今北京)孔子庙,安置国子学,选名儒为学官,录近臣子弟入学。七年,进中书右丞相,精选所用之人,定官吏赃罪12章及丁忧、婚聘、盗贼等制。辅佐成宗理政,卓有成效。十一年,成宗卒,总领宿卫,反对左丞相阿忽台与皇后伯岳真氏谋立安西王阿难答,称病,拒绝签署皇后内旨,密遣使南迎世祖曾孙爱育黎拔力八达于怀州,先期发难,执杀阿忽台及阿难答。继北迎爱育黎拔力八达兄海山于漠北,拥立为帝,是为武宗。旋因反对加封秃剌为越王,遭谮谗,罢相,以和林行省左丞相出镇漠北。命诸部置传车,运米数万石以赈饥民;置仓积粟接济来归者;疏浚古渠,灌田数千顷;整治称海屯田,岁得米20余万石,边政大治。死后追封顺德王。有《丞相顺德忠献王碑》以志其功。 ②见“移剌元臣”(2067页)。

猜你喜欢

  • 兀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兀里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八年(1410)十二月所设之兀列河卫、永乐十二年(1414)九月所设之兀列卫分别称额埒河卫、额埒卫。

  • 大小金川之役

    清乾隆年间镇压四川大小金川土司事件。乾隆十一年(1746),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小金川土司泽旺印,据其地,次年,又侵占邻近革什咱及明正土司属地,杀伤清兵。清朝以张广泗为川陕总督率兵进讨,失利。十三年(1

  • 阿都部

    部分彝族的自称。为落兰部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金阳、昭觉、美姑、西昌等地。详见“彝族”(2594页)。

  • 大都利行

    ?—728渤海国宗王。第二世王※大武艺长子。唐开元七年(719),祖父高王大祚荣死,武艺即位。次年,唐遣使册封大武艺时封之为桂娄郡王。十四年,奉父命朝唐,留侍宿卫,唐授以武官爵衔。十六年(728),病

  • 镇南关之役

    ①中法战争的重要战役。参见“关前隘大捷”(892页)。 ②孙中山领导的壮族武装起义之一。亦称“丁未镇南关之役。”光绪三十三年(岁次丁未,1907)夏历十月底,孙中山、黄兴派同盟会会员黄明堂(1866—

  • 勃得本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勃得本为天祚皇帝※永昌宫下之一抹里。又,辽太宗※永兴宫下有一※

  • 捕喝

    西域古地名。见《大唐西域记》,唐称中安国。《魏书·西域传》称忸密。《隋书·西域传》称安国。《新唐书·西域传》一作布豁。《元史·西北地附录》作不花剌,同书《太祖本纪》作卜哈儿,《察罕传》作孛哈里。《元朝

  • 元定宗实录

    书名。元翰林国史院修撰。卷数及起讫月日不详。元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四朝初无实录。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二月,翰林承旨撒里蛮奏请命翰林国史院纂修,从之。成宗大德七年(1303)十月,诸实录修成

  • 通惠渠

    清代新疆伊犁水利设施。又称镇台渠。嘉庆八年(1803),伊犁将军松筠以※将军渠北高南低,用水困难,令总兵纳尔松阿于爬梁分水北流,至皇渠桥(距涝坝湾10里)、红柳湾、小地窝铺诸地,灌溉大渠以北田亩。

  • 举哀图

    敦煌壁画名。又名《涅槃变画图》或《诸王举哀图》。在敦煌158号石窟内。画于781—848年吐蕃占领敦煌之际。该图是描绘我国诸王(包括西域诸国王)为释迦牟尼涅槃而举哀的画图,画面突出了吐蕃赞普的形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