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剌嗔

哈剌嗔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亦译作哈喇真、哈刺慎、阿刺嗔、哈刺庆、喀喇沁等。始见于拉施特《史集》,称“合刺赤”。源于中亚草原的游牧部落乌古思人,约形成于7世纪。后迁至阿姆河以南,成为强大部落。到蒙元时期,称“哈剌赤”。成吉思汗十六年(1221),拖雷奉父命出征马鲁(在今阿富汗西北),曾将该部人征入蒙古军队。窝阔台时,钦察人班都察举族归降蒙哥。忽必烈时代,班都察“尝侍左右,掌尚方马畜,岁时挏马乳以进,色清而味美,号黑马乳,因目其属曰哈刺赤”。至元二十八年(1291),忽必烈命土土哈“率哈剌赤万人”,成为该部的世袭领主。土土哈及其子床兀儿、孙燕铁木儿、重孙唐其势、塔刺海等在元朝政治斗争中起过非常作用。入明,称“哈刺嗔”。瓦刺领主脱欢称雄漠北,该部属之。脱欢卒,其子也先与岱总汗脱脱不花争权,该部投脱脱不花。孛来领该部崛起于蒙古,曾参与护送元裔伯颜猛可(孛罗忽)逃离瓦刺至兀良哈部。景泰五年(1454),击杀瓦刺领主阿刺知院,众至数万,立脱脱不花幼子马可古儿吉思为可汗,自任太师,控制蒙古实权,势力所及,西至河套,东至兀良哈三卫及女真地区,并单独与明朝通使贡马。成化二年(1466),孛来被翁牛特部的毛里孩杀害,该部归入右翼永谢布万户,由亦不刺统治。正德元年(1506)后,在亦不刺率领下进入河套。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大败右翼,永谢布万户10营溃散,唯该部独全。后被巴尔斯博罗特第四子昆都力哈(巴雅思哈勒)占据,成为世袭领主。嘉靖(1522—1566)初,由河套迁往宣府塞外。约嘉靖二十六年(1547),察哈尔部东迁辽河流域后,与俺答汗长子辛爱黄台吉进占其旧牧地,是俺答汗称霸蒙古的得力助手。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和平协议,受明封为都督同知,职位仅亚于俺答汗。在张家口与明朝互市。后又向东发展,控制朵颜卫等,并与之混合结亲。崇祯元年(1628),被察哈尔部林丹汗征服,部分并入朵颜卫,朵颜卫改称喀喇沁。不久,归降后金。入清后通译称喀剌沁。据《西域图志》载,准噶尔前后12鄂托克中,亦有喀喇沁鄂托克。昆都力哈世系如下:

昆都力哈一摆三勿儿威正台吉(黄把都)—白洪大台吉一打利台吉

猜你喜欢

  • 顾尔布锡

    1597—1661清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世居萨喇木兰地方。原系蒙古喀尔喀贝子。天命(1616—1626)年间,率属众600户归附,尚和硕公主,为额驸,授三等总兵官世职。崇德六年(164

  • 北凉哀王

    见“沮渠牧犍”(1512页)。

  • 赵福才

    ?—1832清道光朝湖南江华瑶族起义首领。湖南常宁县人。瑶族。道光十一年(1831)七八月间,与江华瑶族首领赵金龙策划推翻清朝统治,利用巫神符水为群众治病,策动瑶民参加瑶王赵金龙领导的反官府斗争,又深

  • 亚提什别吉

    突厥语yatishbigi音译。yatish,意为“汗的夜间卫队”,bigi,意为“首领”、“官人”,合意为“汗的夜间卫队长官”。一般兼任首都警卫之责。※叶尔羌汗国时期有此官职。

  • 左江

    河流名。与右江流域同为壮族最集中的聚居区,故常以左、右江代表壮族地区。源于今广西靖西丽江,自靖西流入越南北境,复东流入广西龙州水口圩,在龙州上金纳明江后称左江,经龙州、崇左、扶绥,至邕宁宋村(亦称合江

  • 烧琵琶

    古代契丹、蒙古等族的占卜法之一。琵琶,指牲畜或兽类的肩胛骨。即以烧胛骨占吉凶,类似古之龟卜。契丹人以羊骨灼占,谓之羊卜。蒙古人沿袭之。每遇大事如出兵、进退、择将、遣使及生死等,必占卜之。《黑鞑事略》:

  • 乌勒特热托依

    新疆哈萨克族订婚仪式。又译“库达推斯乌”,意谓把男女双方命运联结在一起。当举行仪式时,男方必须完全服从女方客人摆布。当女方主人献过奶茶、马奶子、手把羊肉,客人酒足饭饱后,又端上配有切片羊尾巴油和羊肝的

  • 早可

    ?—1746清代云南泸水各族反清首领。阿昌族。泸水人。原为江外阿昌头人。乾隆十一年(1746),泸水秤戛寨傈僳族弄更扒等不堪永昌府官吏和泸水六库白族段姓土司的压迫剥削,聚众起义。他闻讯,率众响应,配合

  • 北魏穆皇帝

    见“拓跋猗卢”(1361页)。

  • 九姓回鹘可汗碑

    突厥文碑铭。又名《保义可汗记功碑》、《九姓回鹘爱登里啰汨没密施合毗伽可汁圣文神武碑》、《哈拉巴剌哈逊碑》。1890年芬兰学者黑格尔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左岸,旧回鹘都城哈拉巴剌哈逊发现。碑文以突厥文、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