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朗央宗
旧宗名。原西藏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波密噶朗王建立的行政机构。早为转经圣地。藏传佛教徒誉此地之山为糌粑山,仰桑河为牛奶河,河边一巨石被奉为神石。曾吸引大批信徒来此转经朝拜。因门珞械斗,珞巴族迁入增多,成为该地主要居民。战后噶朗王势力乘机深入,遂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阿米吉刀一带设治所建宗(相当内地县),管辖仰桑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先后委派八任宗本(相当内地县官),多为珞巴族头人,统理该宗事务。1931年藏波战争后,拉萨色拉寺接管该地,改为达岗措,并入墨脱宗,成为墨脱五措之一。
旧宗名。原西藏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波密噶朗王建立的行政机构。早为转经圣地。藏传佛教徒誉此地之山为糌粑山,仰桑河为牛奶河,河边一巨石被奉为神石。曾吸引大批信徒来此转经朝拜。因门珞械斗,珞巴族迁入增多,成为该地主要居民。战后噶朗王势力乘机深入,遂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阿米吉刀一带设治所建宗(相当内地县),管辖仰桑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先后委派八任宗本(相当内地县官),多为珞巴族头人,统理该宗事务。1931年藏波战争后,拉萨色拉寺接管该地,改为达岗措,并入墨脱宗,成为墨脱五措之一。
?—1618明代海西女真乌拉部首领。又作卜章台、卓古,号何叱耳。女真族。与哈达部同祖。纳齐布禄七世孙,布干第三子,满泰之弟。乌拉部长。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六月,结扈伦四部掠建州努尔哈赤村寨。九月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郭尔罗特氏。世居察哈尔地方。皇太极时,率族众归清。崇德八年(1643),随贝勒阿巴泰征明,至山东。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五年(1648),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三月和永乐八年(1410)十二月所设木里吉卫均称作默尔根卫或默尔根河卫。
见“齐齐克妣吉”(869页)。
?—318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王子。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国君※刘聪子,刘粲弟。嘉平二年(312),封齐王。又拜卫大将军。建元二年(316),被郭猗、靳准诬陷与皇太弟刘乂共谋作乱。麟嘉三年(3
见“裴满达”(2448页)。
元代驿站名。俗称“辇路”。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4驿路之一。元朝皇帝每年夏初从大都至上都避暑,多走此道。共18站:从大都出发,经大口(今海淀北境)、黄堠店、皂角(约今太平
981—1043辽后族、学者。小字胡独堇,又作陈六。契丹族。为国舅详稳※萧陶瑰子,是辽圣宗钦哀皇后※萧耨斤之弟,辽兴宗仁懿皇后※萧挞里之父。史载其廉谨有礼法,仗义执言,政绩显著,时称“国宝臣”。著有《
用狍子头皮制作的帽子,故名。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地区。为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猎民传统狩猎用帽,分别称※“梅塔阿功”、※灭塔哈”、※“阔日布恩出”。制作不尽相同,详见各条。
见“于阗”(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