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玛·却英多吉

噶玛·却英多吉

1604—1674

明末清初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十世活佛。藏族。生于青海古洛地方。万历三十八年(1610),被迎入粗朴寺。次年,举行戴冠典礼,随巴卧祖拉嘉措学经。曾应邀访问拉萨,主持修建噶举派大师像。三十九年(1611)及四十六至四十七年(1618—1619),两次遣使向明帝朝贡。四十二年(1614)及天启元年(1621),两次到蒙古地区传教,万历四十六年※藏巴汗·彭措南杰建立控制西藏地方政权后,曾表示承认该政权。崇祯十五年(1642),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进兵西藏消灭藏巴汗,格鲁派(黄教)得势,遂感处境困难。清顺治元年(1644)前后,因噶尔巴反固始汗,涉嫌参预其事,乃避居不丹,后逃至云南隐居丽江木土司家(纳西族),十年(1653),顺治帝派人召其至京,因故未能应召,曾向顺治帝上表文。十六年(1659),派使者朝贡,十七年,顺治帝赐予印纹。康熙二年(1663),由丽江返藏回粗朴寺,曾亲至拉萨向五世达赖谋求和解。十三年(1674),于粗朴寺圆寂。

猜你喜欢

  • 杨林

    1898—1936原名金勋,名杨州平、杨宁。朝鲜族。金氏。生于朝鲜平安北道。1919年,随父参加“三·一”反日运动。同年秋,来到吉林通化县,投奔新兴武官学校,研习军事。翌年,任吉林汪清县西大坡北路军政

  • 安抚司同知

    官名。元代始置,职位仅次于安抚使。明代为世袭土官,秩正六品,为安抚使佐贰。参见“安抚使”(908页)。

  • 秦长城遗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原秦、赵、燕长城的基础上修筑。构筑愿因地而异,山上用石垒,平地用土夯。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小佘太地区,还保存着用石头垒的秦长城遗迹。赤峰以北的长城或石砌或土筑痕迹非常清楚。在奈曼旗、

  • 汉十六大将军

    十六国时期汉国置。嘉平四年(314),汉主刘聪定百官,置丞相等七公,设辅汉等十六大将军。此称源于《资治通鉴》,然其所列有辅汉、都护、中军、上军、抚军(《晋书·刘聪》作“辅军”)、镇、卫、京、前、后、左

  • 重台

    元代奴婢之奴婢的称谓。社会等级最低。陶宗仪《辍耕录》:“凡婢役于婢者,俗谓之重台。”

  • 响纳木林

    参见“南木林”(1588页)。

  • 汛塘制

    清代改土归流后实行的一种具有军屯性质的兵戍制度。在云南全省分设汛、塘、关、哨、卡于险要山区,招募士兵戍守,驻防垦荒。仅在丽江县即设有18汛、71塘、25哨;中甸、维西两厅共设8汛、66塘。汛塘驻兵多半

  • 羌奴

    即“羌娜”(1140页)。

  • 闸腊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景宗※彰愍宫。

  • 二牛三夫耕作法

    农业耕作方法。俗称“二牛抬扛”。始于西汉,南诏时期已传入云南。唐人樊绰曾记述了这一生产方式,“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秉耒”。《南诏画卷》中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