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国论勃极烈

国论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国论”意为“国”, “勃极烈”意为“官长”,合为“国家级的官长”之意。在勃极烈系列中是级别较高者,仅次于都勃极烈和谙版勃极烈。《金史·国语解》谓:“尊礼优崇得自由者。”类似汉官制的三师、三公及宰相之类。收国元年(1115)七月,阿骨打设四勃极烈共掌国政,为其中之一,国相完颜撒改首任此职。后完颜杲、完颜宗翰等人皆曾任此职。天会十年(1132)四月,金太宗调整诸勃极烈时,此职又分左、右二种,宗干为国论左勃极烈(相当左丞相),完颜宗翰为国论右勃极烈(右丞相)。此职还与忽鲁勃极烈或乙室勃极烈合称而为国论忽鲁勃极烈或国论乙室勃极烈,如收国元年十一月,撒改为国论忽鲁勃极烈,完颜阿离合懑为国论乙室勃极烈。天眷元年(1138),颁行汉化官制后废止。

猜你喜欢

  • 亦迷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又作伊尔们河卫。永乐十五年(1417)二月,与亦东河卫同时设立。经常入京纳贡,弘治元年(1488),贡马、貂皮。在今吉林省饮马河流域。

  • 摆三勿儿威正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喀喇沁部领主。又称把都儿黄台吉、黄把都儿。孛儿只斤氏。※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孙,※昆都力哈长子。驻牧于独石口以北,属部在张家口与明朝互市。子4,长子即著名的龙虎将军白洪大台吉。

  • 四方诸姓

    魏晋时与鲜卑拓跋部保持朝贡关系之四方部落。史称“凡此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共35姓(一说32姓),其中东方宇文、慕容2姓,南方茂春氏等7姓,西方尉迟氏等16姓,北方贺兰氏等10姓。诸部或姓大小不等,

  • 王仁俊

    1866—1914清末考据学家。字捍郑,一字感莼。江苏吴县人。幼喜治经,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官居吏部主事,于上海创建实学报馆。后赴日本考察学务。三十三年(1907),调任学部图书

  • 列雅

    ①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部落对奴隶的总称。有※“阿比”、※“苏龙”等之分。 ②旧时等级名称。亦作列雅罗崩、阿罗革雅,珞巴语音译。“罗”意为“骨头”,“列雅”意为“黑”、“坏”、“低等”等。凡氏族成员被卖或

  • 阿坚

    ?—140东汉时乌桓首领。为乌桓大人。顺帝永和五年(140),结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等举兵反汉,破京兆虎牙营,杀上郡都尉及军司马,侵扰并、凉、幽、冀4州。冬,为汉使匈奴中郎将张耽所败,被杀,余众悉降。

  • 粤江流域人民史

    书名。壮侗语族诸民族及苗瑶语族诸民族来源考证。1册28章。近人徐松石撰。是书通过粤江(即西江)流域古地名、古族名考证壮侗语族及苗瑶语族诸民族的发源地及历史沿革。内分“苗、徭(即今瑶族)、僮(即今壮族或

  • 希布察克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奇卜察克部、乞卜察克部、吉布察克部、希察克部、西布查克部等。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其首领图尔底迈莫特乾隆中曾获二品顶戴花翎。在英吉沙尔城(今新疆英吉沙)东

  • 杜光辉

    清代抗法将领。广西防城县沥尾人,京族。中法战争爆发后。率领沥尾、巫头等地京族和邻近汉族数十人,参加刘永福“黑旗军”,同法国侵略者展开坚决的斗争。因其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屡败侵略者的武装进攻。一次,所部

  • 凤翔

    夏世祖武烈帝赫连勃勃年号。413—418年,凡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