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契丹官

契丹官

又称北面官。契丹王朝对执掌境内契丹及其它游牧民族事务官吏的称呼。契丹建国后,辽太祖晚年征服渤海,太宗时又获燕云十六州,境内民族成份复杂,据《辽史·营卫志》称:“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北部主要居住契丹本族及其它游牧民族,南部以汉人、渤海人等农耕民族为主,两者经济生活、文化习俗皆有很大差异,契丹统治者为适应形势需要,采用特殊的“因俗而治”的分治政策,中央统治机构分别设置契丹官(北面官)和汉官(南面官)两套系统。《百官志》称:“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据三使契丹的宋人余靖所记:“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相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武溪集》卷18)契丹崇日,庐帐皆东向,契丹官帐设皇帝御帐之北,故名。其制约在太宗朝时逐渐形成。契丹官以契丹故有官制为基础建立。主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分北面朝官、北面御帐官、北面著帐官、北面皇族帐官、北面诸帐官、北面宫官、北面部族官、北面坊场局冶牧厩等官、北面军官、北面边防官、北面行军官、北面属国官等。据《辽史·百官志》,契丹官又各分南北,北面朝官有:契丹北、南枢密院,北、南宰相府,北、南大王院,宣徽北、南院,大于越府,大惕隐司,夷离毕院,大林牙院,敌烈麻都司,文班司,阿札割只等。今有人研究认为,《百官志》记载混乱,不少契丹官(北面官)中之南面官应属※汉官(南面官)之列。

猜你喜欢

  • 纳喝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耶悔水及窝谋罕城一带。其地约当今吉林省敦化市以北地区。景祖乌古迺时(1074年前在位),其部长已听命于乌古迺。肃宗颇剌淑时(1092—1094年在位),已被统一到女真共同

  • 高庆裔

    ?—1137金初重臣。一作高庆绪。渤海人后裔。天会六年(1128),随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攻宋,为通事。军至山东曲阜,有人将掘孔子墓,他以孔子为古之大圣人,谏止,使阙里得全。七年九月,知云中(治今山西大

  • 安嘎

    鄂伦春族“乌力楞”家族公社集体狩猎瓦解后出现的一种临时狩猎小组。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篝火堆”或“住在一块的人”。一译为“阿那格”、“昂阿”等。主要在“鹿胎期”、“鹿茸期”、“叫(交)鹿尾期”、“打皮子

  • 布依戏

    布依族民间戏剧。流行于贵州布依族民间。内分※“册亨布依戏”、※“地戏”、※“布依族花灯戏”等。详见有关条。

  • 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如称匈奴为“胡”;乌桓、鲜卑先世因“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史记索隐》引服虔语);“汉人谓西域诸国为西胡”(《西胡考》);东胡与林胡、楼烦又被统称为“三胡”。匈奴亦自称

  • 元俟折部

    唐代※奚(又作库莫奚)族部落名。一作元俟析部。是称见于《新唐书》。《新五代史》和《五代会要》记为黑讫支部。活动于饶乐水(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南部一带。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奚族部落首领※可

  • 赛尚阿

    ?—1875清朝大臣。蒙古正蓝旗人。阿鲁特氏。字鹤汀。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授理藩院笔帖式,后充军机章京,迁郎中。道光十一年(1831),升内阁侍读学士,历任新疆哈密办事大臣、理藩院尚书兼都统

  • 基恰堪布

    藏语音译,一作基巧堪布,意“总管堪布”。即布达拉宫总管旧时随侍达赖喇嘛的最高僧官职称,秩从三品,多由其亲信担任。负责管理达赖喇嘛私人的财产、经济收支、生活起居、宗教活动的照料及※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内的

  • 温纳何剌

    见“斡纳阿剌”(2427页)。

  • 打虎儿

    即“达斡尔族”(7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