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奕訢

奕訢

1832—1898

清末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自号乐道主人,又号鉴园。宣宗※旻宁第六子,少时勤敏,道光帝欲以为皇储,临终时亲封为恭亲王。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起义军直逼北京。署领侍卫内大臣巡防。九年(1859),授内大臣。十年,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他受命为全权大臣,奏请饬统兵大臣,激励兵心,以维大局,旋与联军谈判,其间,为英法所制。又以吉林、黑龙江与沙俄相邻,倡练兵筹饷,补疏防。奏设中国近代第一个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他总理其事。十一年,咸丰帝卒,与慈禧勾结发动“北京政变”(亦称“祺祥政变”),杀辅政大臣肃顺等,拥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封议政王、军机大臣,总理内政外交。主张“借洋兵助剿”太平军,力行洋务新政,为洋务派首领之一。同治四年(1865),因与慈禧矛盾,罢议政王及一切职位。寻由惇亲王奕誴等保奏,命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七年(1868),西捻军入直隶。受命节制各路统兵大臣,防卫京师。光绪十年(1884),因在中法战争中失利,被罢免。二十年(1894),复被起用,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总理海军,督办军务,节制各路统兵大臣,旋授军机大臣,仍主内政外交,然已消沉,阻挠维新变法。卒,谥忠。著有《乐道堂文钞》、《续钞》、《诗钞》、《萃锦吟》等,收入《恭亲王集》之中。

猜你喜欢

  • 木必

    云南怒江傈僳族荞氏族木必家族首领。十六七世纪,在丽江土知府纳西族木氏指挥下,率众与西藏统治集团争夺中甸、维西、宁蒗的统治权。因在斗争中连续取胜,傈僳族尊称其为“括木必扒”,即荞氏族的木必。后因丽江地区

  • 南蛮记

    见“蛮书”(2272页)。

  • 賨钱

    见“賨人”(2294页)。

  • 外佐领

    指清代旗分佐领。雍正元年(1723),世宗胤禛以努尔哈赤、皇太极已将“旗分佐领”分与诸王,认为此等佐领原非“包衣佐领”可比,诸王等不可因一己之私而恣意虐使。包衣佐领,即※内佐领,皆服役于皇室、王公府;

  • 伊州

    渤海王国置。为东平府依郭州,领县不详(史只载东平府辖5州共18县)。州治故址即今黑龙江省密山县东南临湖村西废墟,有在该省依兰县附近等说(详“东平府”)。辽灭渤海后废,其民似被辽太祖迁至今辽宁新民县至开

  • 塔旺布鲁克札勒

    ?—1931蒙古族,一译塔旺布里特甲拉、塔旺布里甲拉。号乌鲁希叶勒图诺彦。阿拉善旗人。清札萨克亲王多罗特色楞子。1910年袭父爵。辛亥革命后,依附北洋军阀,任北洋政府蒙藏院总裁。1928年4月22日(

  • 乌地延

    十六国时期鲜卑乙弗部首领。率部驻牧于西海(又称曲海、屈海、青海,即今青海湖)一带,东邻南凉,南界吐谷浑。因居青海,号称青海王。初依附于吐谷浑,为渠帅,后归降西秦,封安北将军。晋安帝义熙九年(413),

  • 北魏道武皇帝

    见“拓跋珪”(1357页)。

  • 多尔济达尔汉

    ?—1660清初大臣。居翁牛特。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初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走,在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卒。与德参济旺等降后金,隶蒙古镶黄旗。崇德元年

  • 察合台文

    13世纪到20世纪初分布在中国新疆及中亚广大地区操突厥语族语言的部族和民族广泛使用的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音素文字。因其主要用于以成吉思汗次子的名字命名的察合台汗国及其后裔统治的地区而得名。察合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