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昭舞

安昭舞

土族传统民间舞蹈。土族语称“干佼日”,意为“弯曲”或“转圈”。为一种以歌的旋律节奏为指导的集体舞。流行于青海互助等地。因歌词以“安昭索罗罗”、“安昭一昭应昭呀”等为衬句,故名。节日喜庆时在庭院或打麦场上跳,以示庆贺。有《兴马老》、《召引召》、《拉热拉莫》、《索罗罗》四种不同的舞曲。歌词多为祝福吉祥如意,庆贺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等内容。舞时,人们排成一圆圈,其动作是:先弯腰,同时双臂随步态前移而向右摆动,迈第二步时双臂又向左摆动,迈第三步时左脚高跳随之向右转一周。一般由一人领舞(通常为老年男子),一唱众和,歌舞协调,歌声悠扬,舞步轻盈。

猜你喜欢

  • 黄部

    即“桂娄部”(1802页)。

  • 呼鹿

    见“舐碱鹿”(1883页)。

  • 多伦诺尔会盟

    清代喀尔喀蒙古各部贵族的一次会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尔部噶尔丹率兵攻掠喀尔喀蒙古,喀尔喀3部数十万众投清。清政府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三十年(1691),召集喀尔喀各部

  • 湟川郡

    古郡名。北凉析※湟河郡地置。治黄川城,今青海省贵德阿什贡附近或其以西不远之地,以治所名郡。辖地相当今化隆与贵德交界地带。北魏时吐谷浑曾据有此地。后废。

  • 河套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陈履才著。乾隆七年(1742)著。手抄本2册。内分6卷:1卷河套建署沿革考;2卷河套建署郡县沿革考;3卷河套边城堡、城口关塞、山川;4卷古迹、物产、边防、边市盐法;5卷、6卷艺

  • 朵颜卫

    明初在东北所设蒙古※兀良哈三卫之一。该部自称兀良哈(明人异译作五两案)。其首领为※成吉思汗名将兀良哈人※者勒篾(折里麦)后裔。者勒篾的后人率兀良哈人的一支入居东部封地朵颜山(大兴安岭南麓)一带,该部即

  • 乌斯满·阿里

    民国时期新疆少数民族军官。泛突厥主义者,柯尔克孜族。新疆喀什人。1933年2月被喀什行政长马绍武招募入伍,任柯尔克孜族营营长。同年5月,与泛突厥主义者铁木尔联合,进攻喀什回城(即疏附城)。不久又与铁木

  • 孟纯

    1901—1963字锡嘏。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旗毕克齐镇人。7岁入私塾读书,后入归绥中学。1923年5月参加归绥学生会组织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后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并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

  • 可伞

    即“柯散”(1570页)。

  • 灭乞里

    见“乜克力”(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