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唐政区和官署名。六都护府之一。贞观十四年(640)与西州、庭州同时设置。为唐西域最高权力机关之一。听命于唐朝政府,接受统一领导。治所初在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址),郭孝恪为首任都护。统辖碎叶、于阗、疏勒、龟兹。管理辖境内之边防、行政及各族事务。二十二年迁龟兹(即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高宗永徽初(650—655)复移西州。显庆、龙朔中(656—663),平定四突厥及其属部属国后,复迁龟兹。辖葱岭东西,东起银山,西至阿姆河两岸,阿尔泰山以西达咸海(一说里海)的整个西域地区。咸亨元年(670)前后,移治碎叶(今楚河南岸吐克玛克附近,一说在楚伊斯阔叶)。长寿元年(692),还治龟兹。辖境时有变化。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另置北庭都护府于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以加强西域统治。其辖区限于天山南路至葱岭以西。安史之乱后唐势力衰微,葱岭西为大食所并,葱岭东入吐蕃。贞元六年(790)后,府治为吐蕃所陷。

猜你喜欢

  • 伊犁辛亥革命

    宣统三年十一月(辛亥年,1912年1月)爆发于新疆伊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称伊犁辛亥起义。自1905年同盟会建立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全国,并迅速发展到新疆。许多革命党人进入伊犁、迪化(今乌鲁木齐

  • 贞惠公主墓志碑

    渤海第三世王大钦茂次女墓碑名。1949年出土于吉林省敦化县南5公里之六顶山,现藏吉林省博物馆,《渤海史稿》、《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附录其全文。碑文记述公主一生行状。对研究渤海早期历史,特别是渤海文化受

  • 泰不华

    1304—1352元朝大臣、史学家、诗人。字兼善,号白野。初名达普化(又作达溥化、达不华),元文宗赐今名。祖籍波斯(今伊朗)人。蒙古军西征时来华,世居白野山。因父宦台州(今浙江临海县),遂居其地。幼好

  • 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书名。简称《朔漠方略》。清温达等纂。48卷。成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始于康熙十六年(1677)六月,迄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月。卷首载康熙帝玄烨御制《亲征朔漠纪略》和温达奏进的《亲征平定

  • 倮黑

    清代史籍对拉祜族的称谓。雍正(1723—1735)、嘉庆(1796—1820)两朝,由于流官及土司的苛派勒索,被称为倮黑的广大群众曾爆发多次大规模的反封建起义。

  • 瑶里

    见“遥里”(2370页)。

  • 文孚

    ?—1841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字秋潭。监生出身。初充军机章京。乾隆四十六年(1781),考授内阁中书。六十年(1795)升侍读。嘉庆四年(1799),从那延成赴陕西治军需。十一年(

  • 蒙古自治邦

    日伪政权。1941年8月4日由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改组而成。设在张家口。对外仍称“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任主席,于品卿、李守信任副主席,最高顾问为日人金井章二。实行蒙、汉、回分

  • 峨达别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村寨佛教头人助手的称呼。又名“波库”,意为“大佛爷”。过去当地群众大多尊崇佛教,许多寨子筑有佛堂,但佛堂住持(拉祜语称“介梦”)大多年迈,故佛堂的对外活动多由

  • 库尔班·艾里·哈力德

    1846—1913新疆塔塔尔族诗人、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出生于阿亚古斯河(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境内)畔,长于哈萨克中玉兹。年轻时就读于俄国塞米巴拉丁斯克经文学校,受过良好教育,精通突厥语和中亚各民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