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见“”(923页)。

猜你喜欢

  • 羌笛

    古代羌人传统吹奏乐器,有悠久历史。秦汉以前,游牧于黄河、湟水一带的羌人,即用羊腿骨或鹰翅膀骨制笛。早期的羌笛既可当吹奏乐器,又可作马鞭,所以又名“挝”(马鞭)或“吹鞭”。两汉以前,羌笛只有三、四个按孔

  • 伊喇

    见“拽剌”(1620页)。

  • 特末隐

    见“萧德”(1991页)。

  • 弜头虎子

    古族名。晋代对※板楯蛮的一种称呼。据《华阳国志》云:“汉兴,亦从高祖定秦有功,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弜为事,户岁出※賨钱口四十,故世号白虎复夷,一曰板楯蛮,今所谓弜头虎子者也”。因其用弓弩射虎而得名。

  • 热合满

    参见“满罕木士”(2391页)。

  • 烔奈语

    自称“烔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六巷、罗香和长垌3个乡的10多个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2000。烔奈语的语言特点:声母分单纯音、复辅音两类,一

  • 桂林郡

    古郡名。①秦始皇统一岭南百越地后,析其地为南海、桂林、象郡。汉改为“郁林郡”。②三国置,晋、南北朝因之。统武安等县。治武安县(今广西象州)。屡移潭中县(今柳州)、中留县(今武宣),属广州,南朝梁陈改属

  • 圆山文化

    台湾先民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台北基隆河下游的圆山贝丘,故名。为迄今台湾省发现的最大的原始文化遗址。自1897年已开始有人发掘,后又经过多次发掘,遗存十分丰富,出土有陶器、石器、骨角器、玉器及小量青铜器

  • 依底

    纳西语音译,20世纪30年代以前纳西族在农业生产中的协作组织。为抵御自然灾害,克服劳动人手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带来的困难,以自愿原则由二三家农户组成协作单位。“依底”原来的含义是伙用水牛、耕地。后来发

  • 郑公厚

    明代广东瑶民起义首领。广东都城人。瑶族。正德十四年(1519),与韦公炳在都城山区聚众反抗官府,自号通天大王,公炳称通地大王,并联合封川归仁乡壮族首领、铲平王蒙公高,率众3千攻打封川县城,杀指挥张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