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左江道

左江道

壮族地区古行政建制。①宋置,治所在永平寨(今宁明县),属邕州(治所在今南宁市),统辖左江流域诸羁縻州县峒,有忠州(今扶绥地)、冻州(龙州)、万承州(大新)、思陵州(宁明)、左州(崇左)、思诚州(大新)、谭州(崇左)、渡州(今地不详)、笼州(今扶绥)、七源州(今在越南北境)、思明州(宁明)、西平州(今宁明县地)、上思州、禄州(今宁明地)、石西州(今宁明地)、思浪州(今在越南北境)、思同州(扶绥)、安平州(今大新地)、员州(今天等县地)、广源州(治所在今越南高谅省广渊县)、勤州(龙州)、南源州(今地不详)、西农州(在越南北境)、万涯州(在越南北境)、覆利州(今大新地),温弄州(今靖西县湖运乡)、武黎县、罗阳县、陀陵县、永康县(以上皆今扶绥地)及11所峒。为壮族聚居区,古称“侬峒”地。 ②明置,治所在桂平县。属广西布政司,统辖浔州、南宁、太平、镇安四府及思明土府、泗城州(治所在今凌云)、田州(治所在今田阳)、归顺州(靖西)、奉议州(田阳)、龙州、养利州等土州。 ③清置,治所在宣化县(今邕宁),统南宁、镇安、泗城三府及百色、归顺两直隶厅。

猜你喜欢

  • 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博巴或博日、博米。因地区不同,又称康巴(西康康区)、安多哇(甘青地区,又称多麦巴)、嘉绒哇(四川阿坝藏区)等。分布在西藏、甘、青、川、滇5省。解放后分布在一个自治区、9个自治州、

  • 图河卫

    见“秃河卫”(1083页)。

  • 王崧

    1752—1837清代白族著名学者。原名藩,字伯高,又字酉山,号乐山。云南大理府浪穹县(今洱源县)人。祖籍江南上元县,先世随沐英征云南,落籍浪穹,担任土职,经数代与白族通婚,融入白族。父王梅村博览群籍

  • 木仡佬

    见“仡僚”(571页),“仡佬族”(572页)。

  • 乞儿诺尔

    湖名。辽代称白水泺,金代称白水泊,明代汉文史籍作克儿、圪儿海,清代作奇尔泊、希尔泊。今称黄旗海,位于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明初在明朝辖区内,后为东蒙古右翼占据。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将该地封与第三子兀慎

  • 药木忽儿

    见“玉木忽儿”(476页)。

  • 五音切韵

    西夏文音韵书。编纂于西夏早期。现存四种写本,皆残。其一有西夏皇帝序,内称在汉、吐蕃韵书影响下,参照西夏文韵书《文海宝韵》编成。序后有105韵母和九音显门36母。书分韵表、韵图两部。韵表名为“九音显门”

  • 峨昌

    又称莪昌、蛾昌等。元明时对景颇族、阿昌族先民的称谓,即唐以来之※“寻传蛮”。主要散居于澜沧江上游以西到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带。部分由于接受了附近汉、傣民族的经济文化影响,分化为近代的阿昌族;发展比较落后的

  • 喜伯

    见“锡伯”(2364页)。

  • 塔本

    ?—1243蒙古国将领。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畏兀儿人,一说哈密里(今新疆哈密县)人。宋时五设托陀(托陀,意“国老”,其国主所赐号)之子。人以其好扬人善,称之曰“扬公”。初随畏兀儿亦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