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思哈

巴思哈

1632—1661

清初将领。又作巴思翰。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孙,多罗克勤郡王※岳讬第五子。清崇德四年(1639)初,封镇国将军。顺治六年(1649)。晋多罗贝勒。九年(1652),从敬谨亲王尼堪征义军张献忠属下将领孙可望于湖南。与代定远大将军屯齐合营,从永州,历宝庆,败义军于周家坡。十一年,以从尼堪败绩罪削爵。十二年,任镶红旗满洲都统,封镇国公。十五年(1658),从信郡王多尼讨明桂王朱由榔于云南。转战贵阳、安隆。十六年初,逼云南省城,与尚善贝勒等克镇南州玉龙关,永昌府腾越州(今云南腾冲县)。十七年,旋师。以征云南军士纪律不整,降镇国将军。十八年二月卒。

猜你喜欢

  • 龙崩达把朗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又称龙崩崩路,意为“高骨头”、“白骨头”,旧时珞巴族区分等级的俗称。与※“龙崩阿札拉”(黑骨头)相对称。凡没有沦为奴隶,没混入低贱血统或没有违犯过氏族外婚禁忌的氏族成员,例如

  • 锁懋坚

    明代诗人。回族。先世西域人。后随宋王室南渡,遂为杭州人。有诗名,尤善吟写。成化间(1465—1487),游苕城,曾应朱文理请,立赋《沉醉东风》词一阕,深为时人所称赞。

  • 哥解颉利发

    见“阿史德颉利发”(1241页)。

  • 萨英额

    清朝官员。满族。字吉夫。道光(1820—1850)时,官吉林将军衙门主事。著有《吉林外记》10卷。因系亲临实地调查,广为搜集整理,对研究吉林史地有一定参考价值。

  • 全义

    唐代南诏国第九世王劝利晟年号。从817—819年,凡3年。

  • 南诏剑

    唐代南诏兵器名。又称浪剑、浪川剑。因三浪诏所制者最精利,故名。南诏贵族和平民皆将其悬挂腰间,作为战斗及防身武器。制造时锻生铁,取进汁,如是者数次,烹炼之。剑成,用犀角、黄金装饰镡首。

  • 拜济

    即“妣吉”(1260页)。

  • 界首关

    见“镇南关”(2511页)。

  • 六诏

    唐时对西洱河(今云南洱海)周围乌蛮六部落的总称。“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名称诸书所载不尽相同,一般多取《蛮书》、《新唐书》作:蒙巂诏(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上半及漾濞、永平一部分)、施浪诏(今洱源

  • 果下马

    名马名。因身高只3尺许,骑之可于果树下行走得名。居今朝鲜半岛江原道一带的族、建国于鸭绿江流域的高句骊,汉魏时盛产此马。相传为高句骊始祖朱蒙所乘之马种。因体小,骑之便于登山,故当时常被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