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玫
僜语音译,意为“族”、“家族”、“姓氏”。西藏察隅地区僜人在父系氏族解体后存在的以姓氏为联系内部严禁通婚的血缘集团。由同一男性祖先的若干代后裔组成。察隅县有41个巴玫(包括从大的巴玫中分离出来的一些小巴玫)。每一巴玫有自己的名称,如“达卜劳”、“达崩宁”、“德嘎”等,同时又是本巴玫成员的姓氏。至解放前夕,同巴玫成员除不得通婚外,还保留有按巴玫聚居、相互继承财产、共同进行宗教活动及血族复仇等氏族制度的残余。
僜语音译,意为“族”、“家族”、“姓氏”。西藏察隅地区僜人在父系氏族解体后存在的以姓氏为联系内部严禁通婚的血缘集团。由同一男性祖先的若干代后裔组成。察隅县有41个巴玫(包括从大的巴玫中分离出来的一些小巴玫)。每一巴玫有自己的名称,如“达卜劳”、“达崩宁”、“德嘎”等,同时又是本巴玫成员的姓氏。至解放前夕,同巴玫成员除不得通婚外,还保留有按巴玫聚居、相互继承财产、共同进行宗教活动及血族复仇等氏族制度的残余。
高车(敕勒)六种之一。又称斛律部。原居于漠北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北魏天兴五年(402),首领※倍侯利乘柔然社仑可汗为北魏所败,进入高车之机,举兵掩击,大败柔然军。后恃胜不备,为社仑所败,斛律部众得脱
?—588南北朝时吐谷浑诸王之一。号高宁王。隋文帝开皇元年(581),降隋,受封大将军、河南王,居河南(今贵德、临夏黄河以南),以统部众。八年(588)卒。隋文帝令其弟树归袭,统其众。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酩啰”。属下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4正、2都案、4案头。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甫里河卫改作佛林、佛林河卫。
《元史·地理志》有其名,但下所记皆为水达达路情况。今学术界多认为合兰府与水达达路是两个政区,合兰府属开元路,与水达达路非同属一路,《元史》误记为一。合兰府水达达,清代文献作“合兰府硕达勒达”,或“海兰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仁宗乾祐年间(1170—1193)。铜质,传世多品。
见“丹白旺秋”(378页)。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啜勒为※伯德部下之一石烈。
清代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达赖乌巴什。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顾实汗第四子。初被拜巴噶斯育为子,与鄂齐尔图车臣汗一同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康熙十六年(1677),鄂齐尔图车臣汗为准噶尔部噶尔丹击败后,徙
?—前296战国时楚国君王。芈氏。名槐,又作相。楚威王之子。楚威王十一年(前329)父卒,继位。魏乘楚国初丧,出兵略径山地。怀王六年(前323),遣柱国昭阳攻魏,破之于襄陵(今河南睢县西),取8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