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沙

布沙

部分壮族自称。亦作“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有居“干栏”,击铜鼓,崇信鸡卜,妇女穿紧身上衣,下身著百褶长裙之俗。操壮语北部方言。有黑沙人(衣饰尚黑)、白沙人(衣饰尚白)之分。明清方志多有记载。民国《马关县志》卷2:一说其酋沙姓,如南宋广南酋沙奴、明末沙定洲,素称强悍,其部谓之沙人;二说该族多居河滨,男女老稚每于沙滩乘凉,初生小儿以之卧沙上,则无疾易养,故称。

猜你喜欢

  • 瓜步山

    山名。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瓜埠山。南临大江,南北朝时为鲜卑与汉族统治者争夺的军事要地。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大举攻宋,率军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宋都建康(今南京)。同

  • 张嘎

    蒙古族摔跤手光荣获胜的标志。蒙古语音译。亦译景嗄,意为“彩带”。蒙古族自古喜善角力,获胜者得到首领的奖励和重用。蒙古贵族如窝阔台、拔都等还蓄养一批力士参加角逐,重奖获胜者。据说自佛教传入蒙古后,一位活

  • 莫一大王史诗

    壮族长篇英雄史诗。流传于广西桂中、桂南、桂西等地,尤以红水河流域为最盛。原为“方块壮字”手抄本,有数千行之多,不分章节,七言腰脚韵体。整理翻译为汉文后分为《吞珠》、《斗奸》、《当王》、《压日》、《赶山

  • 来远城

    古地名。辽圣宗统和九年(991)筑。在今辽宁丹东市九连城东鸭绿江中黔定岛上。本为被迁居辽东的熟女真地,因统和(983—1012)中辽与高丽战,于此建城驻重兵防戍。辽边将与高丽通问、移牒,皆自此发。金太

  • 香遍国

    见“乾陀罗”(1982页)。

  • 鄂克逊

    1644—1729清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鄂通武子。初袭父骑都尉世职。康熙十二年(1673),杨起隆等乘吴三桂叛乱之机,京城冒称朱三太子聚众起事。闻变驰告兵部,并奋勇冲入,生擒陈益、郑得胜等人

  • 冶熙但璧呢玛

    1849—1875清代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四世(一作五世)。亦译业希丹毕呢吗、也摄丹丕尼玛、叶熙丹璧尼玛等。加佛教传说的13位先世,亦称第十七世。生于青海西宁之扎拉通地方。藏族。父名童郎波,母名

  • 桑雄部落

    藏族部落名。为“羌日六部”之一。在西藏那曲县境内。“桑雄”藏语音译,意为“广阔平原”。下辖阿巴、托如、玛尔庸、苏尔巴、森巴、扎江、森巴达孜玛、甘丹、赛东9个小部落,故称“桑雄格尔雄古”即“桑雄九部”。

  • 尕尔哇

    土族语音译。明末西藏地方政府及四世达赖加封给土族地区部落头人的职衔。明万历三十年(1602),青海互助土族地区13个头人进藏觐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四世达赖分别授以土官,其中3人被封为此官职,即觉哈撒尕

  • 脱因

    ①元代汉语白话。为蒙古语中的汉语借词。对佛教僧人的称谓。一说“脱因”一词系为汉语“道人”的蒙古语译称。元代文献和碑铭中音译作“脱因”,义译为“和尚”、“和上”。 ②即“托音”(7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