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希福

希福

1589—1652

清初大臣。满族。赫舍里氏。原籍英额(今辽宁省开原县东南英额),后移哈达部。后金天命四年(1619),随兄硕色率众归附努尔哈赤。以兼通满、汉、蒙古文字,召直文馆,赐号巴克什(满语,意为“学者”)。屡奉使蒙古诸部,颇具贡献。隶正黄旗满洲。天聪二年(1628)九月,皇太极亲征察哈尔,奉命出使蒙古科尔沁部,促土谢图额驸奥巴赴会。三年,积功擢骑都尉世职。随皇太极伐明,败明军于北京城外。在大凌河战役中,与都统谭泰击败锦州援军,以功擢三等骑都尉。清崇德元年(1636),改文馆为内三院,任国史院承政,旋擢弘文院大学士,授二等轻车都尉。三年,与大学士范文程请更定部院官阶之制。四年,请定察治伪言惑众例。屡奉使喀尔喀、察哈尔、科尔沁等蒙古诸部,设佐领,编户籍,颁法令,评讼狱,宣机宜。顺治元年(1644),主持满译辽、金、元三史。后以“乱政”罪罢职。八年(1651),世祖亲政,平冤昭雪。仍授弘文院大学士。九年初,充纂修太宗实录总裁官。二月,任会试主考官。擢三等男。积功,擢一等男,加一云骑尉。旋以定鼎北京功,特晋三等子爵世袭。十月,授议政大臣。十一月,卒。追赠太保,谥文简。

猜你喜欢

  • 额勒和布

    ?—1900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姓布觉尔察氏。咸丰二年(1852)翻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官内阁学士、理藩院右侍郎、国史馆副总裁。同治三年(1864),授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奉命查办热河土默特贝

  • 和硕特西前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青海王旗。雍正三年(1725)置。多罗贝勒朋素克旺札勒受封札萨克,掌旗务。下设8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布喀河(今布哈河)南岸。东至北末

  • 期期

    见“希期濮”(1101页)。

  • 乞丐差

    旧时西藏※三大领主对乞丐也要征敛的劳役、实物或货币差。包括:一、向其领主缴纳的※人役税;二、领主修寺院、私宅和庄园时须作数日小工或交代金;三、如在※传召法会期间行乞,须事先从※铁棒喇嘛处购买乞讨证;四

  • 萧孝友

    991—1063辽后族。字挞不衍,小字陈留。契丹族。为辽圣宗钦爱皇后弟,兴宗仁懿皇后叔。圣宗时,以戚属入仕。开泰初年,为小将军。太平元年(1021),加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兴宗时,重熙元

  • 达浦生

    1874—1965近代著名经师教育家。字凤轩,经名努尔·穆罕默德。江苏六合县人。回族。家贫。幼聪慧好学,兼习阿拉伯文与汉文。光绪二十年(1894)赴京,投牛街礼拜寺大伊玛目王浩然门下受业。结业后留寺任

  • 柴湖设治局

    旧行政区域名。1929年10月以阿拉善额鲁特旗内已开垦之土地析置,相当于县一级政权,隶属宁夏省。

  • 纳兰性德

    1654—1685清初著名词家。满洲正黄旗人。纳兰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字容若,原名成德,后避东宫嫌名(胤礽),改为性德。自号楞伽山人。自幼刻苦自励、潜心向学,有汉学素养。康熙十年(1671),中顺天乡

  • 蓑衣兵

    清末云南片马地区傈僳族人民组织的抗英武装。参见“来墨夺扒”(1052页)、“片马抗英斗争”(372页)。

  • 康僧渊

    晋代佛教高僧。原籍西域(康居?),生于长安。自幼出家,志业弘深,容止详正。能诵《放光》、《道行》、《二般若》诸经。晋成帝(325—342年在位)时,偕康法畅、支敏度等往江南布教,常以清约自处。后于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