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张骞

张骞

?—前114

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初为汉武帝郎官。史称其为人坚忍,宽大信人。建元二年(前139),奉武帝命,率甘父(胡人)等百余人从陇西出使大月氏,欲相约共同夹攻匈奴。中途被匈奴扣留,居匈奴西境,历时10年,娶妻有子,但“持汉节不失”。元光六年(前129),乘机与属下西逃,经车师、焉耆、龟兹、疏勒等地,越葱岭,亲历大宛、康居和大月氏、大夏等地。居大月氏年余东归,经南山(今昆仑山),欲取道羌中(今青海境),又被匈奴扣留1年,乘匈奴单于新死,国内乱,携胡妻与甘父出逃,于元朔三年(前126)方归汉,拜太中大夫。此行前后共13年,虽未完成联合大月氏共抗匈奴的使命,但对西域各国的物产、人口、风俗民情有所了解,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元朔六年(前123),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知水草处,使军得以不乏,屡建军功,封博望侯。后又奏言从蜀遣使求通身毒(古印度)。元狩二年(前121),以卫尉与郎中令李广出右北平击匈奴,由于贻误军机,被废为庶人。四年(前119),拜中郎将,率300人,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值数千钜万,再次出使西域,欲劝乌孙东返,共抗匈奴。因乌孙内乱,未果。乃分遣副使持节出使大宛、康居、大夏、月氏等地。元鼎二年(前115),与乌孙使数十人返长安,拜为大行。次年卒。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各族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了汉族与中亚各地人民的友好往来,促进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 八鲁加

    门巴族男性戴的帽子。门巴语音译,意为“黑顶帽”。帽呈筒形,其形制是平顶为黑色氆氇呢,帽筒身为红色氆氇呢,帽的翻沿为黄褐色绒、并设“V”形缺口,用蓝布绣裹沿边。戴时其缺口置额前偏左。流行于西藏门隅北部地

  • 孟养军民宣慰使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于其地置云远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云远府。建文四年(1402),改孟养府,以刀木旦为知府。永乐二年(1404),升军民宣慰使司,以刀木旦

  • 拓跋那

    ?—451北魏宗室。又称阿斗埿、阿叔尼、元大汗。鲜卑拓跋氏。高凉王拓跋孤玄孙,拓跋礼子。袭父爵为高凉王,拜中都大官。骁猛善攻战。太平真君六年(445),以征西大将军讨吐谷浑慕利延于阴平白兰。后与永昌王

  • 焉耆府

    清代新疆府名。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喀喇沙尔直隶厅改置。治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辖新平(今尉犁)、轮台、婼羌(今若羌)3县。管领村庄130处、28驿站、8卡伦及南路旧土尔扈特、珠勒都斯中路和硕

  • 哈喇罕

    托忒语音译,准噶尔税务官员。一译卡拉罕、哈尔罕。准噶尔统治西北地区时派驻天山南路各城的征税人。并肩负稽查户口、赋役造册等任务。

  • 巴丁拉木

    普米族崇拜的母系氏族始祖。普米语音译,“巴”为普米族的族族名,“丁”意为“土地”,“拉木”是“母虎”,意为“普米土地上的母虎神”,是该族所崇拜的“白额虎”的化身,也是宁蒗、永宁、泸沽湖地区普米、纳西、

  • 东山存稿

    书名。元末赵汸撰。7卷,附录1卷。汸,休宁(今属安徽)人,字子常。通经学,尤精于《春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经术出于黄泽,文律得自虞集,学有渊源。明洪武二年(1369)应召预修《元史》,书成返里

  • 西且弥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天山东部于大谷(今新疆阜康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余,口1900余,兵730。国王之下设西且弥侯、左右将、左右骑君各1人。居民“庐帐居,逐水草,颇田作”。

  • 荣如

    ?—前607春秋时长狄鄋瞒的酋长。《左传》载,鄋瞒酋长为兄弟5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缘斯。初服属于赤狄,作战勇猛,为北狄联盟军事主力。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北狄内乱并分裂。周顷王三年(前6

  • 细封步赖

    党项羌细封部首领。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受唐朝南会州都督郑元招谕,率其部族附唐,太宗降玺书慰抚并赐宴。唐朝以其地置轨州(今四川阿坝境),拜刺史,仍命率所部讨击吐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