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鲁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和啰噶卫。永乐五年(1407)三月设考郎兀卫,以早哈(又译恼纳)为指挥使,后因早哈与侄塔失争印,明廷以早哈掌忽儿海卫(又译忽鲁哈卫),塔失掌弗提卫。十三年(1415)十月,考郎兀卫指挥同知早哈等来朝,以忽儿海卫改置忽鲁爱卫,升早哈为指挥使。至是,早哈兼任考郎兀、忽儿海两卫指挥之职。正统八年(1443)十二月,以早哈之子斡令袭职。据考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和啰噶卫。永乐五年(1407)三月设考郎兀卫,以早哈(又译恼纳)为指挥使,后因早哈与侄塔失争印,明廷以早哈掌忽儿海卫(又译忽鲁哈卫),塔失掌弗提卫。十三年(1415)十月,考郎兀卫指挥同知早哈等来朝,以忽儿海卫改置忽鲁爱卫,升早哈为指挥使。至是,早哈兼任考郎兀、忽儿海两卫指挥之职。正统八年(1443)十二月,以早哈之子斡令袭职。据考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
门巴族宗祧风俗。一作“康日”。门巴语音译,意为“同一祖宗的骨头”。旧时门巴族分为康瑞宁布、康瑞百玛鲁和康瑞马略巴等3种人。相传远古时地球上无人类,人是从天降下后繁衍起来的。攀登金子绳而下的人称康瑞宁布
约1836—1871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本名顾馥春,参加哥老会后,为首领之一,称大五,故称岩大五。贵州都匀府凯塘(今凯里凯棠寨)人。苗族。咸丰三年(1853),参加※高禾、※九松领导的苗民起义
元末明初蒙古族戏曲作家。原名暹,后改名讷,号汝斋。因从姊夫杨镇抚,遂以杨姓称之。居钱塘(今浙江杭州)。《续录鬼簿》称其“善琵琶,好戏谑,乐府出人头地”。自幼好学,精通汉语文,擅长音律和词赋,致力于杂剧
白族古代史书。亦作《僰古通记》、《僰古通纪》,简称《白古通》,《僰古通》、《白古记》。作者、卷数不详。约成书于宋代大理国时期。以白文著述。主要记载唐、宋时期有关南诏、大理国的神话传说故事,白族的起源和
1247—1327元代大臣。初名秃忽思。字明甫。契丹族。为中书令※耶律楚材孙,※耶律铸子。自幼随父受业燕京(今北京),天资聪慧,九岁能诗。一生所著诗文颇多,连同随军纪行,集为《愫轩集》30卷,今不见传
努尔哈赤夺取明沈阳、辽阳的战争。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初十,努尔哈赤统大军直取沈阳,明守城总兵官贺世贤中努尔哈赤诱敌出城决战之计,统领亲兵千员出城迎战,全军覆没,贺世贤战死。后金军乘机夺取东门,
1842—1917拉祜族爱国首领。原活动于云南澜沧、沧源一带,清同治(1862—1874)年间,因率拉祜族反清斗争失败,带领数千户拉祜族、傈僳族人民退入西盟山地区定居,以传播佛教和与佤族头人歃血立盟等
见“也松格”(141页)。
参见“喀申和卓”(2206页)。
云南小乘佛教四大教派之一。流行于云南德宏、保山等地。为部分傣族、布朗族、德昂族所信奉。其特征是可杀牲和饲养鸡、猪。僧侣分为帕(沙弥)、都(比丘)、祜巴(都统长老)、沙密(沙门统长老)、僧伽罗阁(僧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