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惕隐

惕隐

契丹语官名。又作“梯里已”。《辽史·国语解》称:“惕隐,典族属官,即宗正职也。”※耶律阿保机称帝第二年(908)始置,以皇弟※耶律剌葛为首任。据《百官志》,契丹设有“大惕隐司”,下设惕隐、知惕隐司事、惕隐都监诸职官,属※北面朝官,“掌皇族之政教。……太祖有国,首设此官,其后百官择人,必先宗姓。”对于※皇族四帐,特置“大内惕隐司”,以“掌皇族四帐之政教。”下设大内惕隐、知大内惕隐事、大内惕隐都监诸职官,属北面部族官(一说两者实为一衙,《辽史》冗记)。除此外尚有皇太子惕隐司,“掌皇太子宫帐之事。”下设皇太子惕隐,属※北面御帐官。会同元年(938),辽太宗※耶律德光令改“梯里已为司徒”。(卷4)然此称以后仍未泯,以至辽末,天祚帝保大元年(1121)十一月,“以西京留守赵王习泥烈为惕隐。”(卷29)归附契丹的不少部族与属国,如※吾独婉,※阻卜、※曷苏馆、※蒲卢毛朵部等,亦设此职。

猜你喜欢

  • 三司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尼则割”,主财计,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4正使、8承旨、8都案、26案头。

  • 十三氐道

    汉代在氐族聚居区所置诸县的总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有蛮夷曰道”。《后汉书·百官志》说:“凡县主蛮夷曰道”。即:武都道、氐道、故道、平乐道、沮道、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甸氐道、阴平道、刚氐道

  • 吕光

    337或338—399十六国时期后凉创建者。386—399年在位。字世明。略阳(治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世为酋豪,前秦太尉吕婆楼子。生于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自幼喜战阵之法,好鹰马,不爱读书。

  • 圣天子毗伽可汗

    见“毗伽可汗”(1649页)。

  • 司马昂夫

    见“马九皋”(160页)。

  •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见“福乐智慧”(2413页)。

  • 八鲁剌思

    蒙古尼伦诸总之一。又作巴鲁刺思、把鲁剌思,巴鲁刺。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源,皆出自孛端察儿(成吉思汗十世祖)。据《元朝秘史》,为巴鲁剌台后裔。相传其身材魁伟,食量过人,故名,后子孙遂以为氏。逐渐繁

  • 归化城土默特左翼旗

    清归化城土默特二旗之一。参见“归化城土默特右翼旗”(523页)。

  • 廓尔喀纪略

    书名。乾隆朝官修。殿刊本,共54卷。纂成于※《巴勒布纪略》之后,内容与之衔接。按日记事,详载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军入藏击退廓尔喀军的经过,始末具备。汇集了其时驻藏大臣及当事官员的奏疏和乾隆帝谕旨

  • 百灵庙暴动

    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保安队在百灵庙举行的武装起义。1936年2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保安队千余官兵由云继先、朱实夫率领举行武装暴动。反对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策划组织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