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戊寅之变

戊寅之变

清对明之战。崇德三年(1638),清太宗发布伐明命令,以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豪格、阿巴泰为副,统左翼兵;以贝勒岳讬为扬武大将军,杜度为副,统右翼兵,分二路进兵。是年八月二十七日,岳讬率右翼军先行。九月四日,多尔衮统左翼军自沈阳出发。九月底,两军由墙子岭、青山关毁边墙而入。越迁安、丰润,会于通州,绕北京至涿州,八分其军,沿太行山、运河,由京西至山西,所向披靡。十月,陷良乡、涿州,围高阳、阜城、威县。十二月,破平乡、南和、沙河、元氏、赞皇、临城、高邑、献县。又分兵三路,攻易州、新城、雄县、定兴、安肃,大战于钜鹿庄,下广平、顺德、大名,进入山东,下济南。两翼军共败明军57阵,攻克山东济南府、3州、55县、2关,杀明总兵两名、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俘获人、畜共462300余,获黄金4037两、白银977460两。活捉德王朱由枢、郡王朱慈��、奉国将军朱慈赏、监军太监冯允许等。次年二月,出青山口返盛京。因事在崇德三年(戊寅年),故史称“戊寅之变”。

猜你喜欢

  • 李可久

    后唐对吐谷浑部首领白可久所赐姓名。见“白可久”(599页)。

  • 青唐录

    书名。又作《青塘录》。1卷。北宋李远撰。远,绍圣年间(1094—1098)武举人,官镇洮(今甘肃临洮),后授右班殿直。元符三年(1100)七月,奉命随军进入湟水流域,占唃厮啰政权辖地。于军前记所经历见

  • 俍目

    参见“俍人”(1687页)。

  • 石梁长官司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元末明玉珍时置。唐元德为石梁、下洞长官司长官。明初因之。洪武十四年(1381)废。永乐五年(1407),唐元德后裔唐朝文(《明史》作:朝文)招徕土民,呈请复职,允之。嘉靖(1

  • 阿绒

    明万历年间布依族苗族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阿伦”(1192页)。

  • 阿思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置。“阿思簇”,又作“阿昔簇”、“阿昔亦簇”。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洪武二十一年(1388),其地为朵甘地方部族所扰掠,被杀伤30余人,牛马羊损失无数,该

  • 换盏

    蒙古族古代饮酒习俗。据《蒙鞑备录》、《黑鞑事略》等书记载,古代蒙古族宴客时,主人举杯先饮一口,然后再奉客饮,或客人以一手持杯,请主人先饮一口,然后自饮,谓之“口利”。若主人先饮一杯,然后再斟一杯奉客轮

  • 宣统

    ①清末帝溥仪年号。1909—1911年,凡3年。 ②习惯以年号代帝号,指清末帝溥仪。(2402页)。

  • 李鈵

    ?—1703清朝大臣。朝鲜族。李氏。汉军正黄旗人。陕西提督李思忠孙,兵部尚书李荫祖子。事康熙帝,自佐领授兵部员外郎。康熙十三年(1674),以参将从征吴三桂,迁御史。二十七年(1688),授湖北按察使

  • 初波扒

    傈僳语音译,意为“富裕的人”。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富裕农户、个别山主(即地主)。约占总农户的2%。大多为家族长、村寨头人、蓄奴户、乡保长或教会上层人物。一般均占有较多的耕地、牲畜、农具和粮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