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报古
旧时布依族婚俗。亦名“打接亲”。流行于贵州紫云洛河流域及镇宁扁担山一带。为远古抢婚遗俗。结婚之日,男方派接亲队(包括媒人、接亲代表、挑夫、中年妇女、姑娘共十数人)到女家接亲。当进入寨门时,女方儿童便用苦楝子、稀泥、水枪、粘草籽等物,朝她们打来,有的以锅灰抹脸,有的以粘草子打在来人身上,但毫无责怪之意。经接亲队说明来意及女方长者的解劝,言归于好,被接待为上宾。当接亲队离开寨门时,又遭到同样的袭击,甚至被追至数里以外。民国《镇宁县志》“民风志”有详载。
旧时布依族婚俗。亦名“打接亲”。流行于贵州紫云洛河流域及镇宁扁担山一带。为远古抢婚遗俗。结婚之日,男方派接亲队(包括媒人、接亲代表、挑夫、中年妇女、姑娘共十数人)到女家接亲。当进入寨门时,女方儿童便用苦楝子、稀泥、水枪、粘草籽等物,朝她们打来,有的以锅灰抹脸,有的以粘草子打在来人身上,但毫无责怪之意。经接亲队说明来意及女方长者的解劝,言归于好,被接待为上宾。当接亲队离开寨门时,又遭到同样的袭击,甚至被追至数里以外。民国《镇宁县志》“民风志”有详载。
清代新疆工矿名。乾隆四十七年(1782),经伊犁将军伊勒图奏准,于烘郭尔鄂博山之大山头、石人子、甘沟3处,开设煤窑24座。中16座长年挖取,八座冬春两季挖取。五十年(1785),又增设12座。越3年,
1090—1162金将领。又作薄鲁浑、薄鲁虎。女真族。乌延氏,亦作兀颜、乌丸。曷懒路乌古敌昏山人。龙虎卫上将军孛古剌子。力大善射,以勇健隶完颜阇母军。从攻黄龙府,力战有功。太宗天会五年(1127),从
?—1285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骁勇善战。初任忽必烈宿卫。从征大理。中统三年(1262),随军平山东李璮之变。谏免私贩马于南宋者罪,籍为兵。任千户,戍蔡州(今河南汝南)。至元五年(1268),随都
萨迦派(花教)寺庙。意为“大寺庙”。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城欧普隆沟。清雍正七年(1729)由德格十二代土司却吉登巴才仁所建,为康区最大寺。兴盛时有僧众600—700人,土司兼寺主,实行政教合一
蒙古族传统靴子。古代蒙古族以游牧、狩猎为生、长期生活于草原、沙漠之中,加之战事频繁,需要不断转移牧地,追捕野兽,行军作战。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制了蒙古族特有的靴子。《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早期就穿“鹿
即“巴补”(404页)。
即“达罕”(1901页)。
书名。清末民国初戴锡章撰。28卷,编年体史书。内容起自党项初兴,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时期至西夏建国始末。取材以陈崑《西夏事略》为主,辅以吴广成《西夏书事》、张鉴《西夏纪事本末》、周春《西夏书》等,并广采宋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伊拉齐卫,并说清代伊拉齐山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90里。
见“耶律淳”(13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