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阔
见“八儿思阔”(26页)。
见“八儿思阔”(26页)。
?—292高句骊国第十三世王。亦名若友。中川王※然弗次子。聪慧而仁,国人敬爱,立为太子。晋泰始六年(270)父死,继位。晋咸宁二年(276),遣使通倭(即今日本),是为见于史载的高句骊首次通聘日本。太
五代十国时楚王马希范同溪州刺史※彭士愁战罢讲和后所立纪其善后事宜之铜柱,亦为界标。铸于后晋天福五年(940)。天福四年秋,士愁引兵攻楚,兵败,遣子师暠率向、田、龚、朱、覃五姓首领纳溪、锦、奖三州印,请
见“蒙古纲”(2326页)。
十六国时期北凉制定的纲纪制度。玄始元年(412),沮渠蒙逊即河西王位,设置百官,分领军政。后以官制草创,纲纪不振,朝臣多违宪制,不遵典章,黜陟乏制,清浊共流,人无勤竞之心,苟且度日,遂命征南将军姚艾、
1882—?近代蒙古王公。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封克什克腾旗四等台吉。1915年为左翼参领。1925年任经棚县警察署长。1930年以昭乌达盟代表身份参加南京蒙古会议,任蒙藏委
古州名。西晋永嘉元年(307),分荆州湘中诸郡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东晋咸和三年(328)废,义熙八年(412)复置,十二年又废。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复置,元嘉八年(431)废,十七年
书名。清周作楫修,萧琯、邹汉勋纂。88卷。成书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卷首有贺长龄、乔用迁、翁同书、周作楫等人作序四篇。内容包括大事记、沿革表、职官表、选举表、疆里图记、山水图记、山水副记、城郭图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西山脚下。藏语称“隆务大乐法轮洲”。元大德五年(1301)该处建有小寺。明初由隆务地方土官之子三旦仁钦建成该寺,为萨迦派寺院。其弟罗哲僧格被明朝封为“弘修妙吾”国师,
清政府划给蒙古族维持生活的土地。清朝政府虽极力限制汉民入蒙地开垦耕种,但汉族农民进入蒙古地区日益增多,耕地范围日益扩大,牧地相对减少,后又由官方实行大规模招垦,牧地锐减,影响牧民收入。为顾全蒙古族的生
藏族地区区域名。前藏与后藏之称始于清季,《卫藏通志》:“今以布达拉为前藏,札什伦布为后藏,统名曰卫藏”。前后藏以两者之间的冈巴拉山为界,以西为后藏,以日喀则为中心。班禅大师居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实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