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抛帛

抛帛

壮族青年男女社交风俗。流行于广西左江、右江、柳江流域。每年春节期间或三月三举行。届时,男青年裂布为帕,带往歌圩上,在对歌中如遇到意中人,即将布帕予之;女的答以绣花鞋或汗衫、绣囊、绣球等物,作为相互爱慕的信物,约定他日再会。情深时,再互赠信物,盟誓终身,归告父母,由男方派媒妁到女方说亲,结为佳偶。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已有记载:“每岁月旦或次日,里中少年裂帛为帕,挟往村落,觅处女少妇,相期答歌,允者男子以布帕投女,女解所衣汗衫授男归,谓之‘抛帛’。至十三日,衣其衫而往,父母欣然迎款,男左女右,班坐一室,各与所期,互相答歌,邻亲老稚,毕集观之。……归时,女以前帕巧刺文绣还男子,男子亦以汗衫归之女。”

猜你喜欢

  • 涅巴会议

    参见“涅空”(1933页)。

  • 达施

    怒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地区怒族人对一种祭鬼巫师的称呼。过去怒族人相信万物有灵,认为人的疾病与死亡,皆为各种“鬼灵”所害,因而产生了主持祭鬼、驱鬼的巫师,“达施”为其中一种,能查知病者为何种“鬼”所

  • 葛称哥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葛称河卫。永乐八年(1410)三月置,以部人谢成格为指挥。《满洲源流考》作噶齐克卫,并说清代有地名噶齐克,在齐齐哈尔西180里。

  • 常遇春

    1330—1369明初将领。字伯仁,安徽怀远人。回族。家贫,世代务农。勇力超人,习武善射。初从刘聚义军反元。至正十五年(1355)在和阳归附朱元璋,从拔采石、太平,授总管府先锋,守溧阳。后从徐达取镇江

  • 九姓乌护

    见“九姓回纥”(36页)。

  • 高天喜

    ?—1758清朝将领。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人。雍正(1723—1735)中被清军俘执,为西宁高氏(回民)育为己子,遂从其籍,改是名。成年后,应征从军。因忠勇,擢保宁堡守备。乾隆二十二年(1757),定边

  • 华夏

    中国汉民族先民的称谓,也是中国的国家和地名的称谓。最早,“华”和“夏”分用,“华”含“荣”意,《说文》:“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又含“华山”地名之意,章太炎说:“诸华之名因其民族初至之地而为言……就华

  • 罗卜藏朗结

    ?—1751清代乍丫地方呼图克图。藏族。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西征,供应夫马有功,敕封为呼图克图,赐“讲习黄教诺门罕印”,坐镇乍丫寺。乾隆十一年(1746),设台置守备,率兵镇守。十六年(17

  • 北得里

    “得里”,契丹语。原为辽太祖※弘义宫所辖一级机构名称,后亦作宫卫下一具体单位※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和※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的名称。北得里为辽兴宗※延庆宫下之一抹里。是宫下另一抹

  • 纽布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亦作巴核、穆戈。珞巴族巫师被认为是人和鬼神之间的特殊“使者”。以祭祀或驱赶※鸟佑(鬼魂)、卜卦、施行巫术等方式,为人祛危求安、免灾招福。非世袭。一般由神经失常或患重病之男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