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关帝庙碑
碑铭。清驻藏官员关于修建关帝庙的碑刻。拉萨有关帝庙2。一建于拉萨郊外札什城南驻藏大臣衙门前,并立碑,后因衙署易址,庙毁,碑移大昭寺。及驻藏大臣和琳赴任,复重葺庙宇,撰文立碑为记。乾隆五十七年(1792),大学士福康安领兵击败廓尔喀,回师拉萨,以王师所向克捷,胥出“关圣帝君默佑”,又在磨盘山顶建新庙,撰文立碑。和琳、福康安两碑文皆着重记述清军击退廓尔喀军,直驱其王都纳降经过,兼述其祝颂关圣帝君的献词。两碑皆为研究廓尔喀军侵藏的旁证资料。
碑铭。清驻藏官员关于修建关帝庙的碑刻。拉萨有关帝庙2。一建于拉萨郊外札什城南驻藏大臣衙门前,并立碑,后因衙署易址,庙毁,碑移大昭寺。及驻藏大臣和琳赴任,复重葺庙宇,撰文立碑为记。乾隆五十七年(1792),大学士福康安领兵击败廓尔喀,回师拉萨,以王师所向克捷,胥出“关圣帝君默佑”,又在磨盘山顶建新庙,撰文立碑。和琳、福康安两碑文皆着重记述清军击退廓尔喀军,直驱其王都纳降经过,兼述其祝颂关圣帝君的献词。两碑皆为研究廓尔喀军侵藏的旁证资料。
藏语音译。①藏族对出家女子的称呼。②旧时门巴族本教女巫之一。民主改革前流行于部分门巴族地区。多由久病痊愈者拜学成。传说为女神的化身。主持请神治病。作法时,常头戴圆形银饰,颈挂串珠,肩披红布。端坐在供素
?—1655清初大臣。蒙古族。姓傅察氏。原系乌喇特部人。天命七年(1622),率属众归后金,授二等参将世职。天聪八年(1634),从军征明,破万全左卫,以功受赐。九年,略明锦州。崇德二年(1637),
古族名。元代对部分仡佬族先民的称呼。《元史·成宗纪四》记作“红犵獠”。明清及民国时期又称红仡佬、红革老等。今统称为※仡佬族。以其服装为红色而得名。元大德十年(1306),有青山(在今贵州息峰县境)红仡
?—1681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马佳(即富察)氏。字麟洲。世居绥芬。顺治二年(1645)至九年(1652),任职于内三院。十二年(1655),擢刑部尚书。坐事削职。康熙帝即位后,授正黄旗满洲都统。
元代土司名。据《元史·地理志》,至元二十七年(1290),从云南省请,以蒙怜甸为蒙怜路军民总管府。《读史方舆纪要》卷119木邦军民宣慰司条,称其地在木邦司北。治所在今缅甸北部勐卯之西。为傣、掸族居地。
见“元恭”(228页)。
书名。清钱良择撰。1卷。是书为作者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扈从内大臣索额图拟前往尼布楚参加中俄谈判的途中日记。始于当年五月一日,迄于八月十三日。对噶尔丹出兵侵犯喀尔喀、及造成的危害,有具体记录。
位于今新疆霍城县城东北约45公里克干山南麓,克干河流经古城东南。周长约25公里,城垣及城内建筑均毁。出土有无孔金、银币,银币上铸有阿拉伯文,为回历727年(1327)所铸。遗存石刻上刻有十字架及叙利亚
见“许兀慎”(921页)。
1758—1838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萨尔图克氏。字懋亭。尚书纳延泰子。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翻译生员捐纳笔帖式,擢军机章京,调理藩院主事。四十九年(1784),随钦差大臣阿桂镇压甘肃田五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