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文都寺

文都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边都寺。在青海循化县。据传此寺建于元代以前,初为一小经堂。元初,萨迦人阿什旦率族迁循化,其后人成为该寺支持者。明建文四年(1402),由宗喀巴弟子喜饶坚赞建成,属格鲁派。后将该寺献于叶什姜活佛加央罗哲。自是,历世叶什姜为该寺寺主。建有大经堂、三世佛殿、东科尔·多居嘉措灵塔殿、香维拉康及11面观音殿等10座殿堂,共342间,另有活佛昂欠10座千余间,僧舍200余院。此寺有叶什姜等10大活佛。另有尕哇仓,为文都千户住寺代表,由千户家族继承。寺内组织严密,寺主下设法台总管政教事务。法台下设昂欠代表、管家、干布、大僧官等,组成法台会议,分工处理具体事务。辖属寺7座。设显宗学院,分9个班组,共学习29年。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幼年学经之地,亦是其返乡后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猜你喜欢

  • 刀应勐

    ?—1598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糯勐之子。隆庆二年(1568),父卒,兄室利稣赧打袭职,六月而卒,明朝委任其为宣慰使。三年,缅甸东吁国主莽应龙封其

  • 顺宁十三寨布朗族起义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顺宁府(今云南凤庆)推行改土归流,布朗族土知府被革职,所属13寨布朗族极为不满,凭据天险,联合附近各族人民起义,杀指挥、千百户等官兵数十人,声言据顺宁、蒙化(巍山),攻腾越

  • 胡旋舞

    古代少数民族舞蹈。流行于今新疆和中亚一带。最初多为女子舞,有独舞或三四人舞。后也有男舞者。以各种急剧的旋转动作为主而得名。唐白居易《胡旋女》一诗描绘说:“弦歌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

  • 输波迦罗

    见“善无畏”(2288页)。

  • 大射柳服

    契丹官吏官服。原为举行※瑟瑟礼射柳时穿著,故名。统和元年(983)六月,辽圣宗册承天皇太后,给三品以上用汉法服,三品以下著此服,遂为契丹官吏朝服。

  • 乌背

    即“雄衣”(2192页)。

  • 御制惠远庙碑

    碑名。清世宗为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所建驻锡庙碑。雍正六年(1728),因西藏阿尔布巴之乱,移七世达赖喇嘛于理塘。次年,诏于打箭炉西北之噶达城(藏语音译,今乾宁县城)建寺,八年(1730)建成,赐名“惠

  • 塔喇沁

    见“塔兰奇”(2157页)。

  • 达海

    1595—1632满文改造者。满洲正蓝旗人,觉尔察氏。世居觉尔察,以地为姓。博洛孙。散秩大臣艾密第三子。9岁即通满、汉文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奉清太祖努尔哈赤命,居于宫禁,记注朝政、起草诏令

  • 夹谷谢奴

    金将领。隆州(治今吉林农安县)纳鲁悔河人。女真族。夹谷(亦作加古)氏。骠骑上将军阿海孙,曷懒路都统不刺速长子。善骑射,通女真、契丹大小字及汉字。及长,随父见太祖阿骨打,总领左翼护卫。从攻西京(今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