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方块白文

方块白文

我国白族早期使用的一种文字。因为每个字大体形成一个方块,故得名。方块白文与汉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造字用字的材料,大多取材于汉字。主要有以下几种:1.音读汉字。利用汉字的音表达白语的意思,把汉字作注音用。例如“”,白语读ka55,作“教”讲;“阿”白语读a31,为“一”的意思。2.训读汉字。利用汉语的意思读白语的音。例如“词”字,白语读to21,作“话”讲;“蝉”白语读at31pi21是“蝉”的意思。3.自造新字。骖改汉字的结构体系,用其一半或在汉字上加偏旁来表达白语的意思。例如“��”,白语读pε42,“背诵”、“诵读”的意思。“垯”,白语读pha31,“诉苦”的意思。4.完全借用汉字的形、音、义。方块白文起源于何时,无确切记载,但从遗存的碑文、石刻来判断,当起源于唐末宋初,以宋开宝四年(971)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石城碑》记录的碑文中夹有白文判断,那时白文已在官场使用。其后不断有铭文,石刻、摩崖、墓志发现。现存最完整的首推《词记山花一泳苍洱境》,作者杨黼,刻于1481年,全文528字,十联诗歌,一韵到底。对白族地区苍山洱海的自然美景、名胜古迹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是一篇难得的文学佳作。是研究白族文学、语言的重要资料。方块白文的文献不算太多,但已有不少学者著文从文学、历史、语言、文字、考古等各个不同角度进行考据、释读、研究,发表了不少著作、论文。特别是现在流传在民间用白文记录的戏曲形式大本曲、吹吹腔以及唱本、祭本,许多尚待进一步整理、释读、研究。

猜你喜欢

  • 豆罗伏跋豆伐可汗

    简称“伏跋可汗”。即“丑奴”(403页)。

  • 吐蕃

    唐代汉文史籍对今西藏之称谓。“吐”,一说系汉语“大”之唐音;“蕃”,藏族自称。亦指古代藏族政权。藏学界一般指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起,至9世达磨赞普时止。此后汉文文献虽偶有以吐蕃(或土蕃、特蕃)称之

  • 头下户

    见“投下户”(1058页)、“头下军州”(631页)。

  • 想昆

    辽、金官名。一说源于汉语“将军”。辽北面部族官中大部族详稳司下有“详稳”之职;金诸“长官”、诸“乣”中亦设“详稳”。转入蒙语作“想昆”,又译“桑昆”、“鲜昆”,作为蒙古贵族尊号。成吉思汗四世族祖想昆必

  • 杨佛嵩

    ?—412东晋十六国时期氐帅。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人。初为东晋平远将军、护氐校尉。统军作战,骁勇果锐。东晋太元十八年(393)八月,叛晋投后秦,与姚崇共败晋追兵,被姚苌封为镇东将军。次年,受姚

  • 纳西文

    我国纳西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解放前,纳西族有两种文字,一种叫东巴文,另一种叫哥巴文。未能在群众中广泛使用。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3工作队和云南省民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共同对纳西语进行了

  • 诺水东山之盟

    匈奴与汉使会盟。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汉遣车骑都尉韩昌、光禄大夫张猛送呼韩邪单于侍子归,闻单于民众益盛,欲北归,恐难制,遂与单于登诺水(又称诺真水)东山,刑白马,共饮血盟誓,约定汉匈一家,世代

  • 青龙河

    河流名。滦河支流。位于内蒙古昭乌达盟。发源于喀喇沁左翼旗西之吉尔岱山。会布喇图河、陶金图河,南流会汤图河,西北流入滦河。清代迄今,沿河为蒙古族游牧之地。

  • 岭表纪蛮

    书名。广西少数民族志书。1册30章。近人刘锡蕃(亦名刘介)撰。据实地调查并参阅各种史志书籍而写。民国二十二年(1933)成书。内容详介广西少数民族的民族名称、分布区域、体质特征、居室、饮食、服饰、婚姻

  • 琼管安抚司

    宋代海南岛最高行政机构。熙宁六年(1073)于琼州地置,治所在琼山。除领原州之属县外,改儋州为昌化军、万州为万安军、崖州为珠崖军,并领县以隶琼管。宣和(1119—1125)中,改琼管为安抚都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