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
清满洲旗人妇女的服装。因脱胎于满族妇女的长袍,满族被称为旗人,故称。顺治初年开始流行于中原地区,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穿着。初时袖口平而肥大,腰身宽大直统,下摆不开衩,长可掩足,身上绣以各种纹饰。以后变化多端,领有高、低,袍、袖有长、短,衩有深、浅之分,但均为小腰身。至20世纪到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后来还传至国外,成为流行广泛的一种女性服装。
清满洲旗人妇女的服装。因脱胎于满族妇女的长袍,满族被称为旗人,故称。顺治初年开始流行于中原地区,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穿着。初时袖口平而肥大,腰身宽大直统,下摆不开衩,长可掩足,身上绣以各种纹饰。以后变化多端,领有高、低,袍、袖有长、短,衩有深、浅之分,但均为小腰身。至20世纪到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后来还传至国外,成为流行广泛的一种女性服装。
?—1796清朝将领。蒙古镶黄旗人。姓额尔德特氏。乾隆三十九年(1774),擢蓝翎长。四十八年(1783),补湖北武昌城守营参将。五十五年(1790),擢贵州安笼镇总兵。六十年(1795)二月,解云贵
1040—1096宋代唃厮啰政权第三代继嗣者。又作阿令骨、阿骨,清代译作鄂特凌古。生于于阗(今新疆和田)。少从母掌牟瞎逋至青唐(今青海西宁)。因其母事董毡,故为养子。早年随侍董毡左右,勇敢善战,屡立战
见“奥失部”(2252页)。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依部族姓氏命名。属党项八部之一。今人考其原居地在今甘肃临洮县境内之西塘。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萨尔布卫,并说清代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北120里有萨尔布河,又有萨尔布窝集、萨尔布屯。
简称“戛堵”,景颇语音译,意为“地官”。旧时云南陇川邦瓦景颇族地区一种宗教职位名称。专门负责为“山官”(管辖一个或数个村寨的世袭首领)主持祭“地鬼”和祭“官庙”等祭礼。由“山官”任命,世袭,委任时“山
?—1598明朝大将。字子茂。朝鲜族。李氏。铁岭卫人。辽东总兵官李成梁长子。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充宁伯远勋卫。英勇善战,晓兵事。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出为山西总兵官
?—951辽初将领。契丹族。辽太祖弟※耶律寅底石子,太宗※耶律德光堂弟。史载其残忍多力。天禄元年(947),以族属入仕,官皮室军详稳。二年(948),与兄耶律刘哥、太宗子耶律天德等谋反,事露未果,被罚
蒙古族传统打击乐器。亦称蒙古细腰鼓。源于汉、魏时期,宋代陈旸《乐书》载:“杖鼓、腰鼓、汉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敦煌石窟北魏壁画和云岗石窟北魏雕刻中有较多演奏杖鼓的场面。后传至蒙古
①古族名。一作蜒。南蛮的一支,亦称蛮蜑。分布在今湖北西南及四川东部。后渐向东南迁徙,进入湖南等地。其地山险水滩,人多戆勇。无蚕桑,少文字。汉代的赤甲军常取其民。蜀汉时,以其劲卒3千为连弩士,后移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