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米族

普米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部分亦自称“拍米”,均为“白人”之意。史称“巴苴”。又有“富米”、“”、“”、“流流帕”、“密而伙”、“阿曼加”等他称。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兰坪、丽江、维西、永胜和宁蒗彝族自治县,还有不少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人口29657人(1990年)。渊源于古氐羌人。其先民原居今甘、青一带,为游牧部落,后沿横断山脉逐渐南徙,过雅砻江、木里河,迁至川、滇边境地区。约在公元7世纪以前,已分布在今四川越西、冕宁、汉源、九龙及石棉等地,是当时西昌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13世纪后,陆续迁入宁蒗、丽江、维西、兰坪一带定居。耕山种田,饲养牛马。时畜牧业仍占很大比重。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农业逐渐占居主要地位。元明以来,多处于纳西族封建土司统治之下。为反对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曾多次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1936年永宁地区的普米族和纳西族、彝族人民联合起义,攻破总管衙门,迫使土司、总管逃窜。1938年,又在共产党的影响下,再度起义,提出“打倒土豪劣绅”的革命口号。建国前,除宁蒗永宁等地尚处于封建领主制外,其余均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操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宁蒗、木里一带曾使用过一种用藏文拼写的文字,多用于宗教经卷。旧时多信奉多神和崇拜祖先,亦有信喇嘛教、本教、东巴教及道教者。主要为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旧时永胜数代同堂的父系大家庭较多,永宁等地还保留有母系家庭的残余。行土葬和火葬。传统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大过年、转经堂等。能歌善舞,遇节日必进行对歌。

猜你喜欢

  • 讷默库

    ?—1756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车凌乌巴什从子。乾隆十九年(1754),率部偕姊夫阿睦尔撒纳内附,封郡王。二十年,随清军征达瓦齐,隶西路。以阿睦尔撒纳为北路副将军,隶清军北路,获允。

  • 郑公厚

    明代广东瑶民起义首领。广东都城人。瑶族。正德十四年(1519),与韦公炳在都城山区聚众反抗官府,自号通天大王,公炳称通地大王,并联合封川归仁乡壮族首领、铲平王蒙公高,率众3千攻打封川县城,杀指挥张鼐、

  • 向光普

    宋代古州领主。古州(今贵州榕江)人。西南溪洞少数民族大姓豪富,史称“古州向氏”。至道二年(996),宋赐以古州刺史印。大中祥符元年(1008)三月,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天禧四年(1020),

  • 阖闾

    ?—前496亦作阖庐。春秋末年吴国国君。又名光,吴王诸樊之子,时人称公子光。周敬王五年(前515),与伍子胥密谋,借宴请吴王僚之机,派亲信专诸杀僚自立。以伍子胥为相,辅佐朝政;命孙武为将军,训练军士;

  • 夭家

    见“绕家”(1784页)。

  • 三史

    见“二十四史”(6页)。

  • 温纳河剌

    见“斡纳阿剌”(2427页)。

  • 祭山大典

    羌族最隆重的祭祀活动之一。羌族人祭天为最隆重。因祭山时也祭天,故祭山会又称祭天会,或称山神会、塔子会、山王会。为古羌人祭祀山神,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林木茂盛,地方太平的大典。一般以村寨为单位举

  • 述律

    见“耶律璟”(1304页)。

  • 凤佑那

    即.“龙佑那”(4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