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景颇族

景颇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有景颇、载瓦、浪峨、喇期等支称。共有119209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梁河、陇川、潞西、瑞丽5县和畹町镇,还有部分散居于泸水、昌宁、耿马、澜沧等县。此外,在缅甸、印度等国也有分布。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分景颇语(属景颇语支)和载瓦语(属缅语支)。本世纪初曾使用过用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流传不广。传说其先民曾活动在青海地区,后逐渐南迁至藏东南、川西北及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上游地区。唐时为“寻传”部落的一部分,以采集狩猎为生。元代多以“峨昌”称之。近代有称其为“山头”。解放后统称景颇族。从公元8世纪以后至14世纪,一些居于河谷平坝的景颇族人已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但据元李京《云南志略》载,一些居于山区的仍“不事农田,入山林采草及动物而食”。15世纪后又逐渐移居德宏地区,主要从事刀耕火种,后因受当地傣、汉、阿昌等民族先进生产技术影响,出现旱地犁耕农业,到18世纪又学会种植水田。随着生产力提高,土地所有制也从公有向私有转化,在景颇族社会原先带有原始公社色彩的山官制也随着私有制发展不断演变,有些地区出现了具有封建领主性质的山官,一些地区因受汉族影响,逐步向封建地主经济过渡,但发展总的趋势十分缓慢。到解放前夕,除部分地区外,大部分仍处于过渡状态,原始公社制残余仍比较浓厚。以一夫一妻制家庭为主,有转房制和妻死续娶妻姊妹习俗。流行单向姑舅表婚制,因其世代相传,形成固定的“姑爷种”和“丈人种”缔婚集团。通行幼子继承制。信奉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盛行占卜、巫术。行土葬,得为死者举行送魂仪式。有丰富的口头文学。不分男女,能歌善舞。传统节日有“木脑”和新禾节。富有反抗精神,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曾掀起反抗山官的武装起义,在一些地区推翻了山官统治;19世纪90年代与傣、汉等民族一起先后两次反抗英帝国主义入侵陇川;20世纪40年代初又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大力发展生产和文教卫生事业,过去的落后面貌有了明显改变。

猜你喜欢

  • 御制惠远庙碑

    碑名。清世宗为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所建驻锡庙碑。雍正六年(1728),因西藏阿尔布巴之乱,移七世达赖喇嘛于理塘。次年,诏于打箭炉西北之噶达城(藏语音译,今乾宁县城)建寺,八年(1730)建成,赐名“惠

  • 咬住

    北元大臣。蒙古族。元末,仕惠宗(顺帝),为御史中丞、左司员外郎、经历等职,后随顺帝北徙。洪武二十一年(1388)北元大汗脱古思帖木儿移营于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附近,奉命留守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寻

  • 昌武

    夏世祖武烈帝赫连勃勃年号。418—419年,凡2年。

  • 金微都督府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政权。※“六府七州”之一府。位于今鄂尔浑河中游。以仆骨等诸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置,以仆骨大首领歌滥延为右武卫大将军、都督。隶燕然都护府。

  • 妈打扒

    傈僳语音译,或称“妈打时”,意为“竹氏族”。旧时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氏族图腾名称之一。以竹子为其氏族图腾。传说竹氏族系出生于竹筒,号称“竹王”,其后裔即成为竹氏族。竹氏族成员把“竹”作为自己的姓氏。至现

  • 养贤务

    西夏官署名。掌供给国学廪食。属中等司。设于崇宗贞观元年(1101)。天盛年间(1149—1169)设2正、2承后、2都案、6案头。

  • 古墓沟墓葬

    位于新疆若羌县罗布泊以东70公里孔雀河北岸小沙丘上。1979年开始发掘。沙穴、木质葬具,单人土葬。出土有石器、木器、草编器、毛织物及装饰品。因气候干燥,部份尸体尚未朽,其中即有闻名于世的楼兰女尸。系古

  • 布偏

    少数壮族自称。意为“边地居民”。分布在广西防城等中越边境地区。参见“壮族”(888页)。

  • 硕垒

    ?—1655喀尔喀蒙古车臣汗。博尔济吉特氏。谟啰贝码子。始称车臣汗,与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同称喀尔喀三汗。号玛哈萨嘛谛。车臣汗部23旗札萨克皆其裔。初服属于察哈尔部。后金天聪九年(1635),致书皇太

  • 柔远清吏司

    清官署名。理藩院下属机构。顺治十八年(1661)设。康熙三十八年(1699),分为前、后二司。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前司为柔远司。职掌外札萨克汗爵、俸银、俸缎、王公俸银、西藏噶布伦口粮银、驻京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