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本义必用经

本义必用经

蒙文史籍。音译《楚哈勒·赫热格勒格奇》。呼和浩特喇嘛学者锡埒图·固什·却日吉著。约成书于1587—1620年间。内容可分为四部分:(1)佛陀生平及其学说,佛教学说史,佛教各支各派及其共同点。(2)宇宙的起源及其形成,人类社会的发端及其形成,此为全书的主要部分。(3)印度、西藏、蒙古诸王、诸可汗简史(蒙古可汗自成吉思汗至作者生活的年代)。(4)佛教徒必须学习、遵循的佛教理论、戒律和规范等。书末题有书名和作者。本书奠定了蒙古佛教历史编纂学的基础,对后世的※《蒙古源流》等蒙古编年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宇宙的起源和形成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成分,但对人类的起源和历史却以佛教加以演绎。本书对研究蒙古族哲学思想、蒙古佛教史、蒙藏关系史有重要价值。有多种抄本流传于世,分别收藏于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蒙古国国立图书馆、巴黎图书馆和前列宁格勒图书馆等处。1959年德国学者海西希在威斯巴登将巴黎图书馆抄本影印刊行。俄国学者施密特率先对此书进行了研究,此后又有柯瓦列夫斯基、符拉基米尔佐夫、海西希、毕拉等分别进行了研究和介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和内蒙古大学的一些学者也对本书进行了研究。

猜你喜欢

  • 折掘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陇右鲜卑之一支。亦作叠掘。初为部落名,后以为氏。原居于漠南、河套一带,其中一部分早迁入河西湟中廉川(今青海民和县西北)一带。据《晋书·郭黁传》载,鲜卑折掘曾送马于前凉西平太守赵凝处

  • 护军营

    清代从事禁卫的护军组织。八旗护军营,以满洲、蒙古同旗色者为营,共设8营,此内无汉军。天命(1616—1626)间,始设“巴牙喇营”,统领官称“巴牙喇纛额真”,佐以巴牙喇甲喇额真。天聪八年(1634),

  • 博巴

    藏语音译。藏族的自称。藏文作“bodpa”,意为“藏人”或“藏族”。此称自唐吐蕃时已有,初专指卫藏中之卫地人,即今拉萨地区为主的人,后逐渐泛指全体藏人。

  • 武靖卫指挥使司

    明朝地方官署名。洪武三年(1370),明大将军徐达奉命率部西征,分遣左副将军邓愈招谕吐蕃诸部。故元镇西武靖王卜纳刺以吐蕃诸部诣军门款附。后入觐,明帝“念其元裔,甚恩遇之”。五年(1372),置武靖卫指

  • 宁国公主

    唐朝公主、回纥可敦(后妃)。肃宗次女。乾元元年(758),封宁国公主,和亲回纥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磨延啜,以谢回纥助唐讨“安史之乱”收复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之功。肃宗亲送至咸阳磁门驿。公主深明大义,以大局

  • 刘宝瑞

    1896—1969近代武术家。号玉庭。辽宁沈阳人。回族。自幼习武,多方求艺。民国初年,入山海关镖局,广交武友。从安东(今丹东)回族查拳名师赵熙川学艺,全部继承其跑拳、弹腿、钩、镋、带、镢、剑、战、分筋

  • 梅勒特

    见“蔡阳蛮”(2443页)。

  • 扑茂

    参见“奥扑”(2251页)。

  • 郭尔罗斯前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嫩江与松花江汇合之西岸、吉林伊通边门外与长春厅之西。札萨克驻固尔班察汗,会盟于哲里木盟。元为辽王乃颜分地,明入于科尔沁,至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乌巴什,始以郭尔罗斯名部。后金天命

  • 宁濮郡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至元二十四年(1287),弘吉剌部昌吉驸马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