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松赞干布遗训

松赞干布遗训

书名。藏文名《嘎钦嘎桂玛》,相传为伏藏(即埋藏于地下之书),后为掘藏者发现。撰者不详。从书末记载中提到止贡巴、热振巴等教派传人看,推知大体成书于12世纪。原书以手抄本传世。全书275页。北京民族宫有楷书精抄本及复印本。主要以松赞干布遗训形成,向吐蕃大臣、王妃等讲述藏族形成及松赞干布以前吐蕃政教史,书内记吐蕃早期历史较详,并保存不少传说性史料,对松赞干布逝世前后情况之介绍多于一般史书,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僧格林沁

    ?—1865清朝将领。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内蒙古科尔沁左后旗东北)人。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道光五年(1825),承袭科尔沁札萨克多罗郡王爵。后授御前大臣、蒙古正蓝旗、满洲镶白旗都统。咸丰三年(1853

  • 应昌县

    见“应昌路”(1115页)。

  • 白道川

    地名。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亦称土默川)。秦汉以前称※云中川,北魏时称※敕勒川。名称源于呼和浩特西北部大青山中的“白道”。据《寰宇记》载,白道在原阳镇(在今呼和浩特附近)之北,“至山上当路有千余步土

  • 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五世

    见“罗布桑纳木札勒”(1424页)。

  • 巴楚州

    清代新疆州名。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玛喇巴什厅改置。治所在今新疆巴楚县东南辖村庄86处、8驿站、2卡伦。隶喀什噶尔道莎车府。1913年改为县。总人口34000余人。其中大多数为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

  • 舍利威

    见“舍利畏”(1468页)。

  • 布努

    部分瑶族自称。分布在广西都安、巴马、田阳、河池、百色、南丹、忻城、宾阳、上林、马山、田东、隆安、平果、德保、来宾、宜山及云南富宁等地。大多居于山区,男女外出多背竹篓,故有“背篓瑶”之称。操“布努话”,

  • 祈命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北境。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明于其地置祈命簇长官司,管理该族事务。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其族遣人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后,洪熙元年(1425

  • 冬白波觉

    珞巴族崩尼部落方言音译,意为“女子的辫子和男子的发结”。珞巴族婚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谕地方。当新娘进入屋里后,婆婆将她拉到房子中央的火塘旁坐下,举行巴菲仪式:在巫师主持下,新娘双手掰开鸡

  • 香遍国

    见“乾陀罗”(19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