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沈曾植

沈曾植

1850—1922

清末学者。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光绪进士。历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兼总理衙门章京。二十一年(1895)参与组织强学会。八国联军入侵后,赞同“东南自保”,奔走于江南各省之间。二十九年(1903)起,先后任江西广信、南昌知府,署督粮道及江西按察使。三十二年任安徽提学使,赴日本考察学务,后署安徽布政使,举办“新政”。辛亥革命后居沪,以遗老自居,提倡国粹与佛学,一度总纂《续浙江通志》。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受任“学部尚书”。通经史、文学、音韵,书法、佛典亦有研究,尤精辽金元三史及西北南洋地理沿革。著有《元圣武亲征录校注》、《元秘史补注》15卷、《蒙古源流笺证》8卷、《岛夷志略广证》,皆以精审著名于世,所作诗号“同光诗体”。

猜你喜欢

  • 婆浑昆母温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一级单位)名。辽12宫下均设抹里。婆浑昆母温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

  • 奥屯牙哥

    即“奥屯忠孝”(2253页)。

  • 不只儿

    见“布智儿”(468页)。

  • 勒卜什

    即“勒布什”(1985页)。

  • 柏嘎第巴

    西藏门隅地区对六世达赖罗桑仁钦·仓央嘉措(1683—1706)故居的俗称。藏语音译。仓央嘉措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正月十六日出生在门隅中部夏日措的柏嘎村(一说,乌吉林)。自幼丧父、随母才旺卓玛(

  • 苏非派

    伊斯兰教教派之一。语源有3说:一言出自希腊文“索非亚”,意谓“智慧”;一说出自阿拉伯语“沙甫”,意谓“纯洁”;多数学者主张源于阿伯文“苏非”,意为“羊毛和驼毛”。以其首领常穿羊毛长衫而得名。其最早发源

  • 他汗可汗

    一作“佗汗可汗”,即“伏图”(596页)。

  • 甫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法河卫,并说清代法河有二:一在吉林城(今吉林市)南660余里入松花江;一在吉林城南400余里入辉发河。

  • 家人

    清代对八旗官兵家内奴仆的特定称谓。清入关(顺治元年、1644)以前,原称※“包衣阿哈”,简称“阿哈”;入关后,沿袭古制,改称“家人”,以与另一种“包衣”人相区别。《清会典事例》载:康熙六年(1667)

  • 阿哈玛法

    旧时赫哲族萨满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意为“神的奴才”。简称“阿哈”。因其供奉“德斯库”(娘娘神),又称“德斯库萨满”。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其在诸萨满中的地位,各地不一,有的说为最大的萨满